第81章 后赵汝阴王石琨:血色舞台上的滑稽舞者(1 / 2)

《七绝?咏后赵汝阴王石琨》

邺城旗换似轮台,牛阵冲营亦快哉!

南渡犹披貂锦去,刑场笑正紫金来。

一、羯族皇子的“幸运”童年

石琨出生时,他的父亲石虎正忙着把上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做成“风干腊肉”。在后赵皇室,能活到成年本身就是一种本事。石虎有十几个儿子,但真正活下来的没几个——不是被老爹亲手宰了,就是被兄弟背后捅了刀子。

石琨从小就知道,在这个家族里,“父慈子孝”的意思是——父亲慈祥地考虑怎么杀儿子,儿子孝顺地琢磨怎么先下手为强。他的哥哥之一石邃因为谋反被铁钩穿腮,挂在城门上展览;另哥哥之二石宣更惨,因为亲手残杀了哥哥之三石韬被老爹石虎亲自监刑,先拔舌,再砍手脚,最后丢进火堆里烤成“羯族bbq”。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石琨的生存策略很简单:低调,再低调,但也不能太低调,否则会被当成废物处理掉。 于是,他成了皇室里的“透明人”——打仗时跟在后面混军功,朝会上站在角落装木头人,就连老爹石虎都经常忘记还有这么个儿子。

“活着就是胜利!” ——这大概是石琨的座右铭。

二、职场晋升,全靠“站队”艺术

公元349年,石虎终于把自己折腾死了,后赵的权力游戏进入“大逃杀”模式。石琨的哥哥之四石世继位,结果不到两个月就被哥哥之五石遵推翻;石遵刚坐上龙椅,又被哥哥之六石鉴一刀送走。

在这场“皇位接力赛”里,石琨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嗅觉——他总能精准地站在下一个赢家身后半步。

石世登基? 他立刻表示忠心,被封为将军。

石遵政变? 他连夜带兵投靠,升任大将军。

石鉴夺位? 他二话不说跪地喊万岁,官拜大都督。

朝廷里的官员们都看傻了——这位爷的升职速度,比胡人骑兵冲锋还快! 尚书台的文书官们崩溃了:“昨天刚刻好的‘骠骑将军’印,今天又要改‘大都督’?石琨大人,您能不能消停会儿?”

石琨笑而不语。在乱世里,官职就像衣服,今天穿明天扔,保命才是硬道理。

三、大战冉闵,牛群冲锋的魔幻战术

350年,后赵的“头号打工人”冉闵(冉闵为石虎养子,也叫石闵,也是石琨的众位哥哥之一)造反了,颁布了着名的“杀胡令”——见羯人就砍。石琨的弟弟石祗在襄国称帝,任命他为相国,让他带兵去揍冉闵。

石琨的军队走到邯郸,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手下的羯族精锐早跑光了,剩下的全是临时抓来的汉人壮丁和抢来的耕牛。 这仗怎么打?

一般人可能会慌,但石琨是谁?后赵皇室着名“糊弄学”大师! 他大手一挥:“把牛赶到阵前,尾巴点火,让它们冲锋!”

于是,中国战争史上最魔幻的一幕出现了——几千头疯牛哞哞乱叫,冲向冉闵的军队,后面跟着一群连武器都拿不稳的壮丁。 冉闵的“乞活军”哪见过这阵仗?当场被牛群冲得七零八落。

石琨赢了! 虽然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赢的。

消息传回襄国,石祗激动得连夜派人送酒犒军——虽然酒里掺了一半水,但好歹是份心意。

庆功宴上,石琨举着兑水美酒感叹:\"打仗嘛,三分靠实力,七分靠创意!\"

四、后赵灭亡,最后的“体面”逃亡

352年,冉闵越战越勇,后赵的地盘越来越小。石琨的弟弟石祗被部下刘显砍了脑袋,后赵正式宣告破产。

作为末代王爷,石琨的选项不多了:

战死? 太疼,不考虑。

投降冉闵? 对方正愁没羯族贵族杀呢。

投奔东晋? 好歹是文明人,说不定能活。

于是,石琨带着家眷一路南逃,跑到东晋首都建康。结果东晋朝廷一瞧:“哟,这不是后赵的王爷吗?正好拿来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