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金鳞跃龙门,朝天阙!
一朝金鳞跃龙门,朝天阙!</p>
御书房内,蝉鸣消失,封赏之后,大夏圣上又重新拿起今天的两份报纸看。</p>
之前他还觉得《天京报》办得不怎么样,但是这奏折一上,他顿时明白了周铁衣为什么要这么办。</p>
这报纸办得好!</p>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朕看到天京有多少阴云!</p>
······</p>
翌日,周府。</p>
“太和元年春五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p>
“有诛神司总旗周铁衣,世代忠良,上能解朕之忧,下能安民之心,主办《天京报》,扫荡寰宇阴云,使上意通达下民,德才兼备,朕裹有德,赏佳材,擢周铁衣升任诛神司督察使,立督查院,督查百姓风闻,望尔勉励。”</p>
香案之后,周铁衣恭敬行礼,“臣必不负主隆恩。”</p>
周铁衣行礼之后,这一次宣旨的苏洗笔合上圣旨之后,程?”</p>
周铁衣不语,慢悠悠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才开口道,“本官侥幸得了天恩,被授予重任,但诛神司千头万绪,本官又有督查之能,不敢轻举妄动,不如等本官朝会之后,再行商议?”</p>
从无到有,立下一个能够监管百姓风闻的天京部门,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周铁衣连一次早朝都没有上过,先去早朝之上‘面圣’,然后再商议此事也说得过去。</p>
当然实际上的原因是改制诛神司就是继续砍百官的补荫之路,同时现在还负担监察百官的职能。</p>
这件事很大,一旦动起来,不比当初梅清臣的事情小,甚至可能以诛神司为中心,扩散到改革整个言官体系,再扩散到整个天下。</p>
其中利益很大,但是得罪的人也很多。</p>
改是肯定要改。</p>
但是自己老哥和神秀和尚赌斗在即,如今已经搅合进来一个小说家的三品修行者,这个时候再轻举妄动,未免节外生枝。</p>
当先解决赌斗之事,再改诛神司,这样自己考虑的变数也会少一点。</p>
卫少安三人听到周铁衣暂时不会轻举妄动,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们也怕周铁衣再不管不顾地斩下去这一刀。</p>
今日圣上立督查院的旨意才下来,实际上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比周铁衣还晚,心里也没有一个谱该怎么应对如今的变局。</p>
现在多了几天商议的时间,对于大家都是好事,至少能够舒缓,磨合诛神司内部的矛盾,总比几人争权,让儒家看了笑话好得多。</p>
“周大人此言老成。”</p>
“周大人说的有理。”</p>
两位指挥佥事开口判断。</p>
随后指挥使卫少安才定夺,“那五日后商议着办?”</p>
周铁衣在心中算了算时间,“可。”</p>
······</p>
入夜,麒麟阁中周铁衣一边饮着梅子酒,一边思考诛神司督查院之事。</p>
首先要考虑圣上的态度。</p>
那么从督查院的职能这点考虑,作为妥当。</p>
督查院赋予自己最大的权柄,就是监督权,建议权。</p>
监督权的含义,就是将问题给找出来。</p>
圣上想要自己将天京诛神司内补荫亏空,人员不齐与监察百官的问题翻到明面上。</p>
但他只是给了自己监督权,没有给自己决策权,军事指挥权。</p>
所以自己只用找问题,然后将问题整理,罗列解决办法,上呈给圣上,不能够自己胡乱动刀子。</p>
想到这里,周铁衣笑了笑,果然,圣上从圣位上跌落之后,对权力看得更紧了,自己需要更加小心。</p>
酷吏?</p>
周铁衣笑了笑,看来这个位置圣上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是不会再给自己的了。</p>
明白了圣上的底线,周铁衣当然需要在这个底线上反复横跳,他可不是那种一心为公之辈。</p>
最简单的横跳办法,就是在筛选诛神司人员问题的时候,将底层上来的,有能力的小旗,总旗抬高,打压补荫出身的小旗,总旗。</p>
这反正是圣上想要看到的,只不过这会得罪周家自身的阶级,白虎城的武勋们,一得一失,需要权衡利弊。</p>
一边是圣上的恩宠,自己提拔的骨干,一边是白虎城的武勋。</p>
这似乎很好选择啊,周铁衣轻易做出了判断。</p>
这样,自己就有机会通过他人染指诛神司的军事权了。</p>
忽然,周铁衣的左手一烫,就像是被教鞭打了一下。</p>
周铁衣看向左手的‘义’字,吐槽道,怪不得你车文远只会教书,做不得官。</p>
当官,第一个就要会夺权,会守住自己的权力,培养班底,不然怎么施政?</p>
全是别人的人,你制定的政策再好,落到底下,都会被扭曲得不成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