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崔玉的话,李剑湖忽然觉得浑身发冷。</p>
莫天恒苍白的脸颊露出笑容,忽然哈哈大笑,笑到深处,又剧烈地咳嗽起来,“以小人见大义,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倒是一步好棋,足以让何家遗臭千年。”</p>
随后他看向微雨中,身着玉白长衫,谦谦君子的崔玉,“那伱为何不照着书院的意思呢?”</p>
崔玉思忖了一会儿,开口道,“孟子曰,舍生取义。其道昭彰,天下影从,不过我读书许久,倒是不赞同这句话,至少不完全赞同。”</p>
李剑湖张了张嘴,他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惊诧了。</p>
舍生取义。</p>
这个他没读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的道理。</p>
而且是天下人公认的道理,没想到今天居然被一位出自鹿林书院的谦谦君子反对。</p>
这是何等离经叛道之说!</p>
“为何不赞同?”</p>
莫天恒止住咳嗽,追问道。</p>
崔玉认真回答道,“因为不仁。”</p>
“这个问题实际上我想了很久,何种道义需要以命来填?仁者,爱人,爱他人,亦爱自己,由己及人,此为大仁。”</p>
“若这车夫与我等三人已经被逼入绝境,他舍生取义乃是不见生,所以只能取义,这自然是正理。”</p>
“但如今他有生可言,如何妄图取义?他这一死,固然得了义,但他家中父母,妻子该如何悲痛。所以我认为应该生在义前,不知生,不言义。他现在不懂这个道理,我因此将他打晕。”</p>
莫天恒认真看了崔玉一眼,拱手一礼,笑道,“若此去天京,我还活着,当去那英雄楼,与君大醉一场。”</p>
“也算上我!”</p>
李剑湖大声说道。</p>
虽然崔玉这位君子一番话他听得半懂半不懂,但只觉得崔玉也是天下。</p>
《剑开新天》。</p>
【第一话】</p>
此去天京六千里,少年仗剑鸣父冤!</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