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过年真好(2 / 2)

\"下饺子!\"

二十六只精致的瓷勺,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齐刷刷地伸向那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锅心。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王淑凤突然发出“哎呀”的一声惊叫,打破了原本和谐的氛围。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她手中的勺子上,只见勺里的饺子包裹着一枚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光绪通宝,而那铜钱的钱眼上竟然还拴着一截鲜艳如血的红丝线。

“这可是你老叔当年给你们发的压岁钱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父亲王守业,此时突然开口说道。

他伸出大拇指,轻轻地摩挲着铜钱上那层斑驳的绿锈,眼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照亮了他眼角那一道道因岁月沧桑而留下的皱纹,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与此同时,细心的母亲李月娥悄悄地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红糖馅饺子,不动声色地拨到正在咳嗽不停的奶奶碗里。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奶奶看到后,微微一笑,又毫不犹豫地将这充满关爱的饺子夹到了一旁的王汉林碗中。

此刻,亲情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一家人紧紧相连。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日上三竿。

正当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时,小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般飞奔而来,大声喊道:“我在祠堂门槛那里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

全家人听闻此言,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举起一盏盏散发着昏黄光芒的煤油灯,顺着那神秘的脚印一路追寻而去。

经过一番周折,他们最终在堆满柴火的柴房梁上找到了一个已经褪色的拨浪鼓。

那鼓面上依稀可见王淑艳儿时顽皮咬下的牙印,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曾经那段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

望着这个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拨浪鼓,一家人不禁陷入了沉思……

三姐夫趁着酒劲要耍把式,刚踩上石碾就滑了个趔趄,怀里的二锅头正好浇灭灶膛余烬,腾起的白烟惊得看门黄狗直转圈。

当暮色如同一层薄纱轻轻地覆盖在窗棂之上,将其染成一片绯红之时,那本陈旧而厚重的家谱上,新添的墨迹也渐渐地干涸起来。

王汉林刚刚完成了研墨的工作,他那双沾满面粉香气的双手,此刻正微微颤抖着。

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爷爷缓缓地从樟木箱底部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

随着爷爷一层又一层地揭开那油布,里面放置着的竟是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全家福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 1950 年的北平照相馆,岁月虽然在它上面留下了痕迹,但其中每一个人的面容依然清晰可辨。

尤其是老叔那张真挚而灿烂的笑脸,仿佛能够穿越时光的长河,直直地映入人们的心底。

正当大家都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时,守夜的炭盆里猛地爆发出一个小小的火星,宛如一颗流星般划过黑暗。

这个意外的小插曲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只是那颗火星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了王淑珍尚未完工的鞋样之上。

眼看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鞋样即将被火星毁坏,二姐正要开口叫嚷,然而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因为她看到小妹不知何时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糖纸,并兴奋地喊道:“二姐你快看呀!

这张玻璃纸在火光的映衬之下,是不是特别像琉璃厂那些五彩斑斓的彩灯啊?”

小妹天真无邪的话语如同具有神奇魔力一般,瞬间让整个屋子安静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了那张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糖纸,一时间竟忘记了刚才险些发生的小意外。

此时,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照亮了地上散落的二十八枚铜钱。

这些铜钱在月光的照耀下泛出淡淡的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所经历过的沧桑岁月。

与此同时,位于祠堂梁柱之间的那座古老挂钟,像是感受到了这宁静氛围中的一丝躁动,开始有节奏地当当敲响。

清脆而悠扬的钟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就连一直趴在供案下打着盹儿的狸花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钟声给惊醒了。

它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然后警觉地抬起头来,用那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