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浅谈村里未来(1 / 2)

老人浑浊的眼睛蓦地亮了。

他转身望向炊烟袅袅的村落,山羊胡在风里颤了颤:\"当年义和团在昌平设坛,就是相中虎峪的煞气。

你们要在这儿练兵...\"枣木杖重重戳进土里,惊起只灰扑扑的鹌鹑,\"得应我三件事。\"

王汉林挺直腰板,听老人一条条道来:

\"头一件,养殖场不能与村民争水,要另打深井;

第二件,每月逢五逢十,准许乡亲去训练场西墙根拾柴火;

第三...\"族长忽然笑了,露出豁牙,\"得给我们留两垄地种枸杞,泡酒治风湿最好。\"

溪水叮咚,冲走了最后一块浮冰。

王汉林解下军用水壶,就着山泉灌了半壶。凉意顺着喉管滑下去,他忽然想起什么:\"族长,训练场外围要修防洪堤,正好能给下游的麦田挡泥石流。

等秋收了,我安排保卫科的战士帮咱村巡夜防野猪...\"

老族长拈须大笑,惊得松枝上的积雪扑簌簌跌落。

两只山雀掠过他们头顶,翅尖扫过开始返青的崖壁,朝着虎峪主峰飞去。

“族长,这事估计五一之前能定下来,明天我就回市内了,和他们研究一下。

等有了具体的文件后我再来。

“这个事对于我们村有好处,您想,以后我们剩余吃不了的菜什么的,以后组织村民上山采点山货都可以卖给基地,还有村民打猎多余的肉食都能卖给他们,我们合理的卖东西,这样村民越过越好!”

“汉林啊,族里出了你这个心思玲珑的族人,是我族的庆幸啊。”

“族长,这里都是我的家人,这里是我的家乡,是我出生的地方,童年记忆的地方,这里有我割舍不了的亲情。所以人在市内,可心还是原来的那个心!”

屋子里突然静下来了,两个人都在想着这句话的重量,因为在龙国人的心目中,家、家乡、亲人谁都逃避不了这些话题!

谁又能割舍心底里那份最软弱的那部分美好呢?

两个人都不说话,都在默默地喝着茶!

王汉林突然打破安静:“族长,我准备明天回去了,明天就不向您道别了!”

“回去吧,你这事这么的多,狼肉准备给你做成熏肉干,放好了能放个一两年时间。”

“族长,先这样吧,以后我们打猎的东西多了,咱们再调整,这是公安局的采购文件,放您这。如果有人想动这批肉你就说是公安局的。”

“让他们找公安局的副局长就行,剩下的您就别管了,自然有人去解决麻烦。”

“行,我知道了,你回家陪陪你爷爷吧,你老叔走了后他越来越不爱说话了,也就你回来他能精神些!”

王汉林起身就回家了,该交代的都交代到了。

步行回家的途中看见族里的各个分支的婶子,嫂子,都热情的和王汉林打交道!

王汉林和他们寒暄着,一会就回了老宅。

看见爷爷在那默默抽着烟袋,看见王汉林回来,眼中一下子有了神气。

看着这个孙子,王汉林爷爷像是看见他老儿子似的!

“爷爷,我明天准备回去了,村里打猎回来您去做个记录多少重量,都有什么,我回来给村里结账!

“行,你回去吧,做的够多的了,别耽误你的正事。

孩子,你要明白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

上赶子不是买卖,没有往来的的人情不是人情,没有走动的关系就没关系!”

“这些道理你要自己去感悟,咱们家也只有你能用到,能感悟到。

以后这种家学见到家里的晚辈是这种材料,要循序渐进的教给他们,这就是道不轻传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