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服务器险些瘫痪。
各种热搜词条如同井喷般涌现。
#全球歌者第三期#
#徐乐浮夸#
#林悦然拥抱徐乐#
#朴灿坤哗众取宠#
#崔明踢馆成功#
#山河赋#
#darktheater#
……
一个个词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迅速霸占了热搜榜前列,后面跟着鲜红的“爆”字。
点开任何一个词条,里面都是密密麻麻、不断刷新的评论。
“来了来了!看完直播火速赶来微博!”
“今晚这期简直神仙打架啊!每一首都好好听!”
“吹爆张强老师的《月光邮差》,太有感觉了。”
“刘海老师的《深海漫游》也好绝,听得我感觉自己飘起来了。”
“崔明那个放克摇滚太炸了!踢馆成功实至名归!”
“爱丽丝的暗黑剧场也好顶!舞台表现力满分!”
当然,讨论度最高的,还是那几场充满了火药味的对决。
“卧槽!《浮夸》太牛了!我已经单曲循环一百遍了!”
“朴灿坤那个《哗众取宠》……emmm,歌还行,但这歌词,啧啧啧。”
“指向性太明显了吧?就差报徐乐身份证号了。”
“虽然但是,我觉得他唱得挺解气的,娱乐圈确实有这种现象。”
“楼上的,就事论事,他这歌写得挺一般的,旋律和编曲都没啥亮点,纯靠歌词碰瓷。”
“碰瓷+1,格局小了。”
“然后徐乐直接甩出一首《浮夸》!哈哈哈哈!杀疯了!”
“《浮夸》这歌名一出来我就知道稳了!这回应,高级!”
“何止高级?简直是降维打击!你骂我哗众取宠?行,老子就唱《浮夸》给你看!”
“那句‘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我直接头皮发麻!”
“这首歌直接封神了好吗?!情绪、技巧、歌词,全方位吊打!”
“朴灿坤那首《哗众取宠》在他《浮夸》面前,简直就像小学生作文。”
“徐乐这回应绝了,高级黑啊!你骂我哗众取宠?行,我唱首《浮夸》给你听,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艺术!”
“朴灿坤真是自取其辱,以为能踩着徐乐上位,结果被碾压得体无完肤。”
“心疼朴灿坤一秒钟,不,还是算了。”
“粤语歌啊!继《无赖》之后又一首高质量粤语原创!徐乐到底还有多少惊喜?”
“唱功也牛逼,那高音,那情绪,绝了!”
“真的,听得我眼泪都出来了,那种不被理解的挣扎和呐喊,太戳人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歌曲了,这是一首可以封神的作品!”
“徐乐的创作能力真的恐怖,各种风格都能驾驭,而且质量都这么高。”
“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人!用作品说话!”
“这下朴灿坤脸都绿了吧?哈哈哈哈,偷鸡不成蚀把米。”
“活该!谁让他先挑事的。”
除了普通网友,许多知名的乐评人也连夜发布了对《浮夸》的评价。
知名乐评人“帝心”:徐乐今晚的《浮夸》,无疑是本季《全球歌者》开播以来最具冲击力,也最具艺术价值的现场之一。”
“它并非简单的愤怒回击,而是将“哗众取宠”的指控,内化为一种深刻的自我剖析与时代叩问。”
“其编曲层次丰富,情绪递进堪称教科书级别。徐乐的演绎更是惊人,展现了远超其年龄的技巧掌控与情感爆发力。”
“这首粤语歌,不仅旋律抓耳,歌词更是字字泣血,直抵人心。它探讨了小人物在巨大世界中渴望被看见的挣扎,以及在娱乐至死时代下个体价值的迷失。”
“这不是一首简单的流行歌,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的作品。”
音乐评论人“灯皇”:谁能想到,一场看似噱头十足的“情敌对决”,最终竟诞生了《浮夸》这样一首作品。朴灿坤的《哗众取宠》固然尖锐,但立意和格局终究落了下乘。”
“徐乐的《浮夸》则完全跳脱了私人恩怨的层面,以一种近乎病态的亢奋和深刻的悲凉,完成了对“浮夸”本身的解构与升华。”
“他的演唱技巧,尤其是高音部分的表现力和情绪渲染力,堪称恐怖。这首歌,注定成为他音乐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注脚。
资深媒体人“芒果姐姐”:徐乐又一次证明了,才华是最好的武器。《浮夸》的出现,让前面所有的争议和噱头都黯然失色。”
“这首歌的难度极高,无论是演唱技巧还是情感表达,都极其考验歌手功力。”
“徐乐不仅完美驾驭,更赋予了其独特的灵魂。”
“更难得的是,这是一首原创粤语歌,在如今的华语乐坛,更显珍贵。期待他未来带来更多惊喜。
“音乐圈那点事”分析:“徐乐的《浮夸》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除了歌曲本身的质量,更在于它与朴灿坤《哗众取宠》形成的强烈对比。”
“朴灿坤的攻击性直白且带有个人情绪,而徐乐的回应则是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更普适的困境与呐喊,用艺术的方式进行了降维打击。”
乐评界几乎一边倒的好评,更是将《浮夸》推向了神坛。
“看见没?专业人士都认证了!《浮夸》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