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X1曝光,列强竟是我自己?(2 / 2)

然而X1项目组那边的原型机出来更早,完善程度更高,而且实验机都有两架了,正式确定项目后,不仅仅开始制造第三架试验机,并且开始了高密度的试飞工作。</p>

于是乎,不可避免的就出现了泄密!</p>

也不能说是泄密,毕竟天机经常进行试飞,而且外形如此独特,总会被人发现的。</p>

其实去年的秋天的时候,国外的某个网站上就出现了一张卫星照片,卫星照片显示的是停在地面上一架外形相对独特的飞机。</p>

其菱形布局看上去非常明显,并且没有飞行员的座舱,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一款无人机。</p>

仅仅是从这个外形来看,就能够看的出来和传统的隐身无人机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p>

当这个卫星图片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人们对这款神秘的无人机的关注。</p>

但是卫星图片能够说明的东西不多,只能隐约看出来是一款无人机,但是具体如何很难分辨。</p>

同时很多人都怀疑是假消息……觉得是aI合成的图片……自从智云集团搞人工智能以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大量的aI合成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图片,不仔细分辨的话还真有可能掉坑里。</p>

但是一月下旬的时候,国外网站上又出现了一段视频,这是一段地面拍摄的视频,视频里出现了一架体型中等,拥有典型的菱形无垂尾布局,还拥有两侧进气道。</p>

这是外界首次拍摄到X1项目的真实面目……</p>

该视频迅速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甚至相关消息都迅速传播到了国内。</p>

主要是这款无人机的太特殊了……采用的是两侧进气道,而不是传统隐身无人机的背式进气道。</p>

这和之前的卫星图片不一样,当时的卫星图片只能说明华夏这边正在搞一款新的隐身无人机……并不能说明太多的东西。</p>

而单纯的隐身无人机,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p>

美国很多年前就有X47B,还号称是能够进行自主飞行和作战的,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因为这款飞机的所谓自主飞行,都是基于传统程序控制,而不是人工智能系统,实际作战效能很有限……X47B研发的年代里,人工智能还没影呢。</p>

而华夏这边也有类似的多种隐身无人机项目,而这些都是属于公开项目,普通网民们都能在航站上看见,当然,大多也是传统的遥控型无人机,顶多带一点程序控制的自主飞行能力。</p>

同时这些无人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属于亚音速飞机,同时进气口在机背上,属于非常典型的攻击性无人机,不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当然,隐身能力都是相当优秀的。</p>

而且现在的大部分隐身无人机,也都是属于机身小,载弹量小的无人机……之前的这些遥控型无人机嘛,做太大也没什么实际意义。</p>

然而这一次出现的X1项目的视频,因为有伴飞飞机作为参考物,有一些人就能够参考物计算出来,这飞机的体型可不算小,机长大概能够有十七米了,翼展都有十四米,这个体型一看就知道是用于高速飞行的,其最大速度机会非常高,属于典型的超音速飞机。</p>

而这个体型算下来,最大起飞重量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五吨以上。</p>

这个在无人机里算很大了,比X47B还要大,最大起飞重量也更大。</p>

X47B的公开数据才最大起飞重量是二十吨而已。</p>

而最关键的还是,这个飞机的两侧进气道……稍微具备航空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进气道天生就是为了高仰角而设计的,这意味着这款飞机是一款具备良好机动性的飞机。</p>

这和大量传统的隐身无人机都几乎清一色采用机背进气道有巨大的差别。</p>

然后很多人就搞不懂了……搞啥啊,一款隐身无人机你主打机动性?怎么想的,脑子烧坏了?</p>

就以现在的飞机上的自主飞行能力,你让它自己玩高机动有什么意义?只为了高延迟下的空中花活?</p>

地面遥控人员,或者后方有人载机要遥控无人机进行高机动飞行的话,通讯延迟怎么解决?战场上的通讯干扰怎么解决?</p>

这里头又存在着巨大的通讯难题。</p>

所以,很多爱好者甚至是一些业内人士都搞不懂了:这款无人机,为什么要采用两侧进气道?</p>

为什么不是采用传统的背式进气道?</p>

为什么不使用鸭翼弥补无垂尾布局的机动性缺失。</p>

这就很不合理啊!</p>

先不提无人机能不能在遥控或自主飞行下进行高机动飞行,仅仅是如何在菱形无垂尾布局里实现高机动飞行,这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极为精妙的机体设计以及飞控相互结合。</p>

全球到目前为止,至少公开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p>

人们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菱形无垂尾常规布局也没办法搞高机动型啊,难度超级大的……除非你再加个鸭翼来增强机动性。</p>

另外一个时空的地球上,老美的F47就被很多人怀疑:因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又面临着竞争对手的六代机威胁,为了快速追赶对手的步伐,被迫放弃了原来的菱形无垂尾常规布局,转而采用了鸭翼无垂尾设计。</p>

通过使用鸭翼来弥补无垂尾设计导致的机动性不足的问题。</p>

这是菱形无垂尾布局的特殊之处……想要实现高机动型的难度非常高,强如老美面对这一超级难题,也得乖乖低头搞鸭翼。</p>

————</p>

回到本时空,目前网上流传的X1项目,外人到目前为止依旧连项目名称都不知道的秘密隐身无人机,确实采用了菱形无垂尾常规布局,而且没有鸭翼。</p>

这就非常的不合理!</p>

国外的一大票业内人士以及博主们分析认为,这飞机绝对不可能具备什么高机动性能,因为这不可能做到,就算能做到也没有实际意义。</p>

隐身无人机,就应该做成背式进气道的菱形无垂尾布局,高亚音速,充当攻击机使用。</p>

他们自然不知道,X1项目,还真就利用强悍的的机体设计能力以及飞控技术,实现了该飞机的高机动性能。</p>

同时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完全自主飞行作战,根本不需要后方人员进行实时遥控进行高机动飞行。</p>

两大难题,都被解决了……自然而然的就做出来了这样的飞机。</p>

但是外人不知道啊,所以他们就无法理解,甚至觉得这肯定也是aI合成的假视频……</p>

普通人的反应不知道,反正老美那边是匆匆忙忙又加大了他们的六代机项目进度。</p>

本来前几年,他们因为无垂尾方案技术难度高,就搞了个所谓的鸭翼方案的概念设计图出来。</p>

不过去年的时候,兴许是觉得自己又行了,所以又回归了无鸭翼方案,搞了个概念图出来。</p>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还在玩概念设计图的时候,对面的高机动型无人机就出来了。</p>

这就很尴尬了!</p>

甚至还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选择难题……</p>

是搞无人机还是有人机?</p>

是搞鸭翼布局还是无鸭翼布局?</p>

很为难啊!</p>

尤其是现在,他们都无法确定视频里暴光的这款无人机到底是不是主力战斗机的情况下,光看个外形,天知道这东西干嘛用的!</p>

万一这东西真是虚张声势,只是一款传统的遥控型无人机的话,自己要是跟着搞岂不是要掉坑里?</p>

至于纯自主飞行无人机,他们也设想过,但是觉得可能性极小,因为他们也搞过,但是没成功啊……X47B的那么大一个烂摊子还摆在那里呢。</p>

所以现在他们也非常的纠结!</p>

他们都不知道,其实整个X1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忠诚僚机,哪怕性能再好那也只是忠诚僚机,前期阶段是为了给现有的五代机搭配使用的,未来则是搭配六代有人飞机使用。</p>

当然,不搭配使用,单独使用其实也可以,问题是现阶段人们不放心啊……目前没人敢让一个纯人工智能控制的战斗机带着炸弹飞出去,让它自己随便浪啊!万一人工智能犯傻,把炸弹扔自己头上咋办?</p>

所以,针对纯人工智能战斗机,其实运用上还是非常谨慎的,加入了一大堆限制,并且要求只能在有人战斗机的控制下执行任务。</p>

当然,外界非要把这X1定位成六代机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反驳……反正虚虚实实,随便外界怎么说,反正我不解释、不承认、不否认!</p>

不会给出任何的官方消息,你随便猜。</p>

此外,实际上还有人六代机还在开发当中呢,同样准备搭载X系统,是作为一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相互结合的战斗机。</p>

有人六代机加上X1以及X3无人机,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六代机作战系统……单独分出来只说一个X1的话,其实是不完整的……X1项目,只是六代机项目的一部分而已!</p>

因为X1项目的曝光,外界舆论纷纷,国内的人自然是各种自豪,感叹,而外网那边,则是感到了担忧甚至恐惧。</p>

这个世界,逐渐的变得他们不认识了!</p>

什么时候,落后贫穷的华夏,竟然还能压美国人一头啊。</p>

先是人工智能技术,然后是智能电动车技术,再到现在的隐身无人战斗机,这就颠覆大量人们对华夏的固有印象。</p>

以前这些外人,都觉得华夏固然有一些好的东西,比如s系列手机就很不错,还有其他的一些智能终端产品,各种工业产品也都挺好的。</p>

但是也没有想到会变得这么牛逼啊!</p>

别说外人了,哪怕是国内的很多人都有些惊讶……看过了诸多X1隐身无人战斗机的消息,再顺便看看其他诸多智能电动车,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消息,就会产生一个很有意思的念头:搞了半天,列强竟是我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