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之际,漕运总督府内灯火辉煌。
河道总督杨一鹏身披朝露,虔诚地跪立于码头之上,凝视着晨雾中缓缓而来的龙舟旗帜,喉结上下起伏。
\"臣漕运总督杨一鹏恭迎圣驾......\"
\"免了。\"
崇祯皇帝未待其行礼完毕即跃下跳板,鹿皮靴轻踏湿滑的青石地面,
\"朕的漕粮何在?\"
杨一鹏惊讶地抬头,正巧迎上皇帝睫毛上挂着晨露的锐利目光。
\"陛下所言,是指今年北运的......\"
\"今年三月应到的四百万石漕粮!\"
崇祯突然抄起码头账册投向水面,\"扑通\"声巨响,
\"时至六月,漕粮仍未送达!\"
“立即带朕前往仓库一探究竟。”
清江浦西仓外,新任户部侍郎蒋德璟正指挥人员开启仓门。
发霉的谷粒如洪流般涌出,伴随着硕大的老鼠落在众人脚下。
\"情况堪忧。\"
崇祯用佩剑挑起变质的稻谷,
\"杨总督,这便是能存放三年的'干廒'吗?\"
杨一鹏慌忙跪下:
\"定是近日连绵的阴雨......\"
\"胡言!\"
漕运把总赵大勇突然冲出人群,
\"陛下!这些粮去年十月便已霉变!杨大人逼迫我们以陈粮充新粮,每石克扣三钱银两......\"
\"押下去!\"
杨一鹏厉声命令。
\"且慢。\"
崇祯剑尖抵住杨一鹏咽喉,
\"让他说完。\"
在深夜的淮安府,汪庆功府邸内,十二家船帮首领围绕着西洋自鸣钟,气氛凝重,默不作声。
\"各位无需担忧。
汪庆功轻轻转动翡翠扳指,
\"我们的漕船遭遇火灾,损失超过六成......\"
\"朝廷绝无可能查验出来,是吗?”
在暗影中,阎应元率领国安部特工突袭而至,
当绣春刀触及脖颈之际,汪庆功高声呼喊:
\"我要面见皇上!我有密奏!\"
在行辕大堂上,汪庆功颤抖着呈上供状:
\"杨一鹏纵容家奴私设‘水兑银’,每船抽取五两......\"
\"仅此而已?\"
崇祯皇帝拈弄着从汪宅搜出的和田玉镇纸,
\"那么,让朕来陈述——
他突然将玉镇纸折断,
\"去年,你们利用‘沉船’之名私售漕粮达八十万石!\"
在一片寂静之中,蒋德璟手捧账册惊叫:
\"陛下!这夹层中记录着贿赂京官的......\"
\"念吧!\"
\"兵部侍郎张凤翔收受银两六千两,礼部......\"
\"足够了。
崇祯皇帝起身时,玉佩叮当作响,
\"杨一鹏将受凌迟之刑,汪庆功立即处决,涉及此案的官员——
他一脚踢翻案几,
\"一律押解进京!\"
翌日晨曦初现,崇祯帝身着便装,伫立于漕船甲板之上。
资深舵工李三接过皇帝递予的炊饼,却因敬畏之情溢于言表,婉拒道:
\"万岁爷,此举折煞小人了......\"
\"老丈,请安心食用此物。”
崇祯帝坚持相赠,
\"请向朕详述‘漕耗’之事。”
李三含泪拆开霉变的炊饼,
\"每石正粮需额外征收八斗‘耗米’,然而杨大户家的家奴仍需‘淋尖踢斛’......\"
他突然撩起衣襟,露出胸前那交错的鞭痕,
\"无法完成任务者,将受到严厉的‘漕棍’惩罚!\"
崇祯帝手指深陷船舷木缝之中,以至于木刺穿透皮肉,竟浑然不觉其痛。
黎明时分,淮安码头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崇祯皇帝。
他亲自登上了漕船“天字叁拾柒号”,开启了此次巡查的序幕。
随着船身轻微的摇晃,船板发出吱呀作响的声音,财政部侍郎蒋德璟立即上前关切地提醒:
\"陛下,此船为平底浅船,吃水仅二尺,可顺利通过吕梁洪的急流险滩。\"
崇祯皇帝以脚探试船板的间隙,
\"然而,《漕船志》记载,标准漕船应选用杉木材质,此船为何使用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