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埔真怒视李啸,心道老子年纪也就五十来岁,哪里老了。
再说,作为将军,以马革裹尸为荣,又怎么会寒了我的心,你这大将军真是球不懂一个。
然而炀帝发话了:“大将军说的也有道理,然,谁可领兵?”
“燕王前番平定曹淳叛乱,而且伤亡极低,可见后生可畏,燕王有大将之材,现在燕王又提出破王玉妙计,不如就让燕王领兵出征?”
炀帝犹豫不决。
柳开森暗暗惊叹:你个杀猪的又想整什么?叫我出征?
其实李啸现在根本就没什么心思,柳开森势大,已经无法压制。
既然如此,还不如想办法让他在外,眼不见心不烦,在外出事情的概率不是也大些嘛。
陆衡道:“陛下,燕王毕竟年幼,我看还是另选他人为好。”
炀帝还不待作出反应,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父皇,孩儿愿领兵平叛。”
陆衡不解,炀帝头大。
柳开森继续道:“孩儿也不需要两万人,五千人足以。”
“燕王,小心说大话闪了舌头。”李啸讥讽到。
炀帝也是大惊,两万人我还嫌少了,你只要五千人,脑子有问题吗?
陆衡同样不可思议,但是柳开森屡屡出奇,实在太过惊艳,莫非又有什么妙计?
“呵呵,大将军当然不是说大话,几十万人平定几万人不在话下,不过我只需要五千人。”
李啸被柳开森隐讽暗刺一番,顿时大怒:“你......军中无戏言,燕王你可要想好了,确定只要五千人吗?”
“不用想了,但是我这五千人只要精兵,还有随军的将领,任我挑选,方可无虞。”
柳开森又频频向陆衡打眼色。
陆衡以为柳开森又有什么妙计,于是也出班附和,倒是搞的炀帝有点懵逼,怎么陆衡又跟着瞎起哄。
没有办法,炀帝只好答应。
这时候柳玄又窜出来道:“陛下,玄两位兄弟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玄毛遂自荐,请求跟随燕王前去平叛,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样柳灿不就多一分保障?
炀帝大喜,毫不犹豫的准了。
萧岳知道柳玄阴险,没好处肯定不会扒杆子往上贴,肯定没有好心思,于是也道:“陛下,微臣两位族弟也有万夫不当之勇……”
萧岳话还没完,炀帝直接就道:“准了。”
狄初见这两个都出来了,于是毫不犹豫也站了出来,不过狄初站出来就比较尴尬了,还没真正站出来,炀帝便发话了:“准了。”
狄初有些没有存在感。
......
退出临时御帐过后,柳开森就问柳玄:“柳玄兄,平叛而已,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其实柳玄见柳开森如此笃定,情知柳开森是无利不起早,肯定已经有办法平叛了。
既然如此,何不去蹭点功勋,蹭点名声呢?
另外柳玄现在没钱吃饭了,又怕府衙一群人问他要伙食费,但军中有免费的伙食,又能避开府衙那群吃货,因此才想跟去。
但是柳玄却义正言辞道:“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柳开森看柳玄装疯卖傻,懒得理会,又问萧岳道:“萧岳兄,你又有何说辞?”
萧岳尴尬笑道:“平定叛乱,职责所在。”
柳开森翻个白眼,继续问狄初道:“狄初兄,你就换个靠谱点的说法吧。”
狄初尴尬笑道:“我见他俩都去,我能不去吗?”
柳开森不禁对狄初竖起了中指:“厉害!”
皇埔真、陆衡等人又围上来就问:“燕王可有妙计破敌?”
柳开森苦笑:“诸位大人真是看得起柳灿了,我都还没到战场,你跟我说破敌妙计,是不是有点扯远了?”
陆衡叹气一声:“既然没有破敌妙计,燕王你为何频频向我打眼色,害得我还以为燕王有了破敌妙计。”
柳开森一笑:“我眼睛抽筋,没想到让老师误会了,真是罪过。”
“啊?”
陆衡语塞。
皇埔真不愧是一代名将,知道柳开森故意这样说是想卖关子,便道:“燕王就不要卖关子了,说说你的看法吧,不然我们心中也不踏实。”
柳开森这才一本正经道:“无他,战报虽说是王玉叛乱,但据我所知,王玉是没什么本事的,真正的兵权在龙腾和叶穗手上,但这二人貌合神离,是故我只需利用二人这点,就可破敌,具体的情况还需临战决定。”
皇埔真等人一听,暗暗点头,有此一点,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