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李箐小队驾驶的t-34-57坦克,终于晃晃悠悠的开进了顿涅茨河东岸的某处前进基地。
这处前进基地位于一处丛林里面,丛林里面被坦克压出了一条蜿蜒小路,小路两侧整齐停放了一些坦克,一个明显是维修站的地方,里面整齐的停放了七辆坦克……
坦克在小路上慢慢地开着,李箐在炮塔上探出上半身,饶有兴致的观察丛林里面的这个前进基地。
基地里面人不多,好像除了坦克乘员之外,就只有一些后勤维修人员,并没有见到步兵。
这也算老毛坦克旅的一个特色了,和德意志那边坦克师里面有大量装甲步兵不同,老毛的坦克旅里面,作战单位几乎只有坦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停放的八辆矮小坦克,李箐还认不出具体型号,毕竟这个时代坦克型号太多了,不出名的根本认不出来。
t-34-76坦克一共七辆,树林中三辆,对面维修站里的四辆。
不太感兴趣,李箐只是随意的扫了一眼,然后把目光放在营地的另一侧,维修站旁停放着两辆KV-1重型坦克,而维修站里面停放着另外两辆,一共四辆。
最引人注目的,是维修站里面停放的一辆大块头,停在维修站棚子的最外侧……
而营地中为数不多的人,大多数都凑在那辆大块头旁边看热闹,不少人在坦克上面爬上爬下,真?满身大汉!
“我去……这是大脑袋152教主?”猴子的惊呼声传来。
二哥急忙转头张望:“哪呢?哪呢?”
“棚子里……”
“窝勒个去……152炮嘿,这管子可够粗的……”
二哥一边伸头张望,一边啧啧出声。
没错,维修点棚子里的大块头坦克,赫然就是号称152神教的KV-2型坦克,老毛士兵称其为‘无畏战舰’(KV s bolshoi bashnei)
车长:7.0米
车高:3.3米
车宽:3.25米
乘员:6人
这个块头,基本可以塞满一个小一点的客厅了,可想而知有多巨大!
一个老套的故事,1941年,德意志的第六装甲师在杜比萨河的一座桥上遇到了一辆KV-2重型坦克,其装甲师装备的全是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Lt-38型小坦克。
结果可想而知了,这辆KV-2来了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装甲师败下阵后,工兵营又上场了,结果只炸断了这辆坦克的一条履带,最后调来了88毫米高炮才将其解决。
火力猛,皮还厚,可想而知KV-2给德意志军队造成了多大的心理恐惧,简直是二战初期德意志坦克兵的噩梦。
防御值几乎算是点满了,其车体装甲最厚处达到了90毫米,而且这还不是倾斜装甲的等效值。
炮塔厚度同车体一样,但是在后期又被附加了一层装甲,以至于厚度直接达到了整体120毫米。
当时除了88毫米高射炮,几乎没有任何武器能成功摧毁这种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