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发展格局的全新篇章(1 / 2)

祁同伟孤身坐在宽敞的会议室中,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抚过那份承载着汉东发展历程的总结报告装订线。牛皮纸封面古朴而厚重,上头 “汉东发展阶段性成果” 几个烫金大字,在柔和的台灯映照下,散发着温润光泽。这光芒,本应带来些许宽慰,可此刻在他眼中,却似一根根尖锐的细针,无情地刺痛着他对汉东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会议室内,众人翻页的沙沙声此起彼伏,仿若一阵又一阵催促的鼓点,声声紧迫。不经意间,他注意到常务副省长翻动数据附录时,某页边缘那片浅淡的黄渍。凑近一瞧,那是县域经济增速对比图表,铅笔留下的批注层层叠叠,足足修改了三次,杂乱的痕迹彰显出这份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艰难,也暗示着背后问题的棘手与复杂。

“去年,咱们历经艰辛,啃下了跨境数据试验区这块硬骨头,” 祁同伟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地合上文件夹,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 “咔嗒” 声响,瞬间打破了室内微妙的寂静,“但大家再看看这份外贸依存度分析,” 他几步走到投影仪前,修长而灵活的手指熟练地操作着,大屏幕上随即出现一幅柱状图。汉东与沿海省份的差距,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陡峭悬崖,令人触目惊心,“当兄弟省市在自贸港建设上一路高歌猛进时,咱们汉东的外贸总额增速,却连续三个季度呈下滑态势。”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瞬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恰似一群受惊的麻雀叽叽喳喳。他的目光仿若精准的雷达,迅速捕捉到财政局李局长微微泛白的指节 —— 对方正下意识地死死攥着座椅扶手,关节因用力而泛白,这细微的动作,毫无保留地泄露了李局长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会议室后排,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某县的年轻干部,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推了一把,“蹭” 地一下站起身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急切:“祁书记,我们基层现在面临着‘新鞋走老路’的困境。就拿数字乡村建设来说,上面要求大力发展电商平台,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根本没打通,农产品只能无奈地烂在仓库里。”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那是长期积压在基层干部心中无奈情绪的集中宣泄。祁同伟神色温和,抬手示意对方坐下,目光却透着坚定不移的专注,笔记本上早已飞速记下:冷链物流体系、县域仓储中心。其实,这并非他首次听闻此类问题。上个月在白水县调研时,一位老果农那布满裂口、粗糙如树皮般的手,紧紧握住他的胳膊,那粗糙的触感至今仍像烙印一般,深深留在他的皮肤上,时刻提醒着他基层发展的艰难与紧迫。

会议结束后,天色渐暗,窗外的暮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下。祁同伟特意将发改、商务、科技等部门负责人留了下来。他走到电子沙盘前,轻轻按下开关,汉东版图瞬间亮起,一个个闪烁的光点,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代表着各个重点项目。“大家仔细看,” 他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在跨境数据试验区的位置稳稳停住,“这里是我们对接国际市场的关键桥头堡,但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却如同一条瘸腿的马,举步维艰。” 金融办主任听闻此言,嘴唇动了动,刚想开口辩解,祁同伟抬手制止,目光锐利如鹰:“我清楚困难重重,但省联社与蚂蚁金服的合作方案,为何会在部门协调环节卡了整整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我们错失了多少宝贵的发展机遇,你们可曾认真想过?” 主任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祁同伟那锐利的目光。

为了彻底摸清发展过程中的堵点,祁同伟果断开启 “晨访夜谈” 模式。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汉东农贸市场里已然是一片喧闹嘈杂。他身着朴素的便装,低调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静静地观察着批发商们为冷链运输成本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的场景。深夜十一点,整座城市早已陷入沉睡,他却站在一栋写字楼前,深吸一口气,抬手敲响了科技企业创始人的办公室门。创始人满脸疲惫,双眼布满血丝,如同一只被困的野兽,向他倾诉着融资难的困境,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无奈与绝望。在某次座谈会上,一位海归博士小心翼翼地拿出自主研发的芯片样品,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着不甘,声音略带颤抖:“我们的技术并不比国外差,可政策扶持总是慢人一步。”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祁同伟的心坎上。当晚凌晨三点,他便拨通了省工信厅厅长的电话,电话那头,厅长还带着浓浓的睡意,却被祁同伟急切而坚定的声音瞬间惊醒。

改革方案的起草过程,堪称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在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研讨会上,通信管理局与市场监管局的代表各执一词,情绪激动之下,竟拍着桌子争吵起来,会议室里顿时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祁同伟并未急于制止,而是静静地坐在一旁,默默地记录下双方的观点,神色凝重。等到双方稍作停歇,他才缓缓站起身来,播放出一段深圳的案例视频:“人家能够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我们为何不行?当下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而是要思考如何把蛋糕做大,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会议结束后,他将两部门负责人单独留下,耐心地调解、沟通,直到窗外路灯一盏盏亮起,昏黄的灯光洒在街道上,才看着他们带着和解的方案,神色疲惫却又带着一丝欣慰地离开。

招商引资工作,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某世界 500 强企业前来汉东考察时,起初对投资建厂表现出浓厚兴趣。可当他们来到污水处理厂,刚一靠近,刺鼻的异味便扑面而来,企业代表当场脸色骤变,毫不犹豫地中断了谈判。祁同伟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连夜驱车赶到现场。污水管道破裂处,黑水如汹涌的暗流,不断涌出,正缓缓渗入土壤,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他眉头紧锁,蹲下身子,全然不顾污水溅湿裤脚,用矿泉水瓶取了样本,转身目光如刀,看向环保局负责人:“明天早上八点前,我必须看到整改方案,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 第二天清晨,天空刚泛起鱼肚白,他便带着整改后的水样,匆匆赶到企业代表下榻的酒店。面对满脸狐疑的企业代表,他语气坚定:“汉东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发展的底气所在。我们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好环境问题,为企业提供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 企业代表接过水样,仔细查看,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认可与期待。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同样暗流涌动。在某次干部考核反馈会上,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某资深处长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对着考核结果猛地拍桌子:“我辛辛苦苦干了三十年,就因为没搞出创新项目,排名居然在年轻人后面?这公平吗?”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强烈的不满与愤怒。祁同伟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神色平静地播放了一段基层调研视频:画面里,年轻驻村干部带领着村民直播卖货,曾经滞销的山货在屏幕前被抢购一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代在不断变迁,” 视频结束后,祁同伟合上笔记本,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如果我们的干部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方式上,汉东的发展必将停滞不前。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处长听后,脸色一阵白一阵红,默默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区域协同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当祁同伟提出 “汉东 - 临省经济带” 构想时,周边地市顾虑重重,纷纷持观望态度。祁同伟并未气馁,亲自带领工作组,一家一家地逐个拜访。在某次协调会上,现场气氛压抑,各方意见僵持不下。他不慌不忙,掏出一份测算报告:“大家请看,仅交通互联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省物流成本 20 亿元。与其各自为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损耗资源,倒不如抱团取暖,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接着,他又提议建立干部交叉挂职机制,目光诚恳:“让干部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打破行政壁垒,共同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协商,各地市代表的态度逐渐缓和,开始认真思考这一构想的可行性。

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企业转型遭遇了巨大的阵痛。某纺织厂厂长满脸愁容,手里紧紧攥着皱巴巴的裁员名单,找到祁同伟。名单上一个个名字,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刺痛着厂长的心:“祁书记,机器换人要投入几千万资金,我们实在负担不起。不转型,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可转型的话,资金又成了大难题,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厂长的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无奈与绝望。祁同伟拍了拍厂长的肩膀,安慰道:“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没有空谈政策,而是立刻联系了纺织研究院的专家,带着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到纺织厂实地考察。三个月后,当看到改造后的生产线效率提升了 40%,曾经沉闷压抑的车间里,如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厂长红着眼眶,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声音颤抖:“祁书记,我们又有信心了,太感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