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困兽?巡视风暴(1 / 2)

省委大楼顶层的特型会议室里,中央空调出风口发出的低沉嗡鸣声,仿若囚笼外呼啸的凛冽寒风,肆意地在这密闭空间内回荡,无端增添了几分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祁同伟笔挺地端坐在长桌一侧,脊背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然而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却如实地暴露了他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安。他的目光,仿若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锁死在对面中央巡视组组长的身上。只见组长面色凝重,仿若背负着千斤重担,缓缓地将一个牛皮文件袋推了过来。文件袋的边缘,星星点点地沾着些许水渍,就好似刚从某个隐匿、潮湿且阴暗的角落艰难辗转而来,每一滴水珠之中,似乎都封存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当 “特殊服务费” 五个烫金大字跃入祁同伟的眼帘时,他只觉喉咙瞬间发紧,喉结不受控制地上下剧烈滚动了一下。他下意识地微微凑近,那从文件袋中悠悠飘出的油墨味,刹那间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拽回到发现林正华书房中 2000 万现金的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二者的气味竟如出一辙,毫无二致。他深吸一口气,竭尽全力强压下内心如汹涌波涛般的慌乱,缓缓伸出手,翻开了附件中的咨询合同。合同上 “Gao xiaoqin” 的签名,在台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映照下,泛着一层诡异而异样的光泽,仿佛被一层神秘莫测的迷雾紧紧笼罩,让人捉摸不透。

祁同伟的视线,仿若被丝线牵引着,顺着笔画缓缓游走。当他的目光定格在 “xiao” 字的最后一捺时,他的瞳孔猛地急剧收缩,好似看到了世间最惊悚的景象。那起笔的角度,那熟悉到刻骨铭心的运笔力度,与他多年来在高育良批注文件时所熟知的习惯,简直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偏差。他的心脏,此刻犹如一台疯狂运转的引擎,开始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腔的束缚,迸裂而出。而更让他脊背发凉、寒毛直竖的是,合同中约定的 “跨境数据迁移咨询费” 金额,经过仔细核算,竟恰好等同于省财政厅那 30 亿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所产生的年化收益。这绝非偶然的巧合,背后必定隐匿着一张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利益大网,而他,已然深陷其中。

新闻发布会现场,镁光灯闪烁不停,恰似一道道密集且刺目的探照灯光束,将祁同伟完完全全地笼罩其中。他伫立在发言台前,手中拿着财产公示报告,纸张在他微微颤抖的手中簌簌作响,每翻动一页,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显得异常艰难。他的余光不经意间扫向第一排,只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们个个正襟危坐,神色严肃。普华永道的首席顾问,此刻正百无聊赖地用钢笔轻轻敲击着笔记本,在纸张的边缘,一幅数据港境外节点分布图若隐若现,如同一个若有若无的幽灵。祁同伟只觉头皮一阵发麻,仿佛有万千蚂蚁在上面爬行,那图上的标注,与他保险柜里那份机密文件上的内容,竟然分毫不差,仿佛有人将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秘密,毫不留情地赤裸裸地摆在了众人面前,毫无遮拦。

恰在此时,那首席顾问似有所感,猛地抬起头来。祁同伟与他目光交汇的瞬间,敏锐地注意到对方领口别着的翡翠袖扣。那袖扣在灯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一道幽冷的光芒,与林若冰手上戒指散发的光泽如出一辙,透着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还未等祁同伟从这震惊中回过神来,一个尖锐且突兀的提问声骤然响起:“祁省长是否知晓山水集团海外子公司的股权结构?” 祁同伟的心脏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且有力的大手狠狠攥住,几乎停止了跳动。他循声望去,只见提问的记者胸前挂着《国际财经周刊》的证件,而他心中清楚地知道,这份刊物的大股东,正是与刘振邦儿子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资金往来的开曼群岛金鹰信托。这突如其来的提问,恰似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湖面上轰然炸响,激起千层巨浪,让祁同伟原本就紧绷到极致的神经,濒临断裂的边缘。

省公安厅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后,祁同伟戴着耳机,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得仿若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境外势力主犯那沙哑、带着几分疲惫与沧桑的声音,在这狭小而封闭的空间里不断回荡,仿若一道挥之不去的诅咒:“刘省长秘书每周三下午三点准时到山水茶楼,他们交易时用的暗语是……” 祁同伟全神贯注地听着,眼睛死死地盯着审讯画面,一刻也不敢放松。画面中,嫌疑人手腕上的山水集团定制手表在灯光下一闪而过,表带内侧那若隐若现的编号 “0728”,与祁同伟婚戒内侧的刻痕,简直一模一样,如同出自同一模具。他的呼吸愈发急促,胸膛剧烈起伏。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线索,如同一张无形却坚韧的大网,将祁同伟紧紧地困在其中,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