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古寺核钟·叩醒尘心(2 / 2)

无嗔睁开眼时,指尖核雕已变成温润的“空心核”,里面游走着小川的数学精灵,正用抛物线丈量“空”与“有”的距离。他望向窗外,明代绣娘的雾影正给酸角树系平安结,而系结的红绳,竟是今生阿静给母亲织围巾剩下的毛线。

暮色漫过寺院时,古寺的暮鼓换成了酸角核钟。阿远敲钟三下,钟声里竟混着现代工地的安全帽撞击声、创业团队的击掌声;阿棠的戏腔顺着钟声飘远,惊起的雾灵蝴蝶落在“因果核钟”上,翅膀拼出“放下即圆满”的偈语。

知客僧捧来寺中珍藏的《雾灵核经》,泛黄的纸页间夹着辩机的核雕笔,笔杆刻着“经在核中,核在心中”。师傅用酸角核银锭在经尾盖章,印泥竟是春桃的酸角蜜,盖出的“悟”字核纹里,正映着十位弟子在古寺前的合影——每个人的影子都与历代僧人重叠,手中捧着的,皆是自己雕破执念后的“空心核”。

“明日下山时,”师傅将“因果核钟”的核雕残片分给众人,“把这些‘不执’的种子,种在雾灵镇的每个酸角树下。人间的寺不在山上,在人心里;敲钟的人不必是僧,能敲醒自己执念的,皆是佛。”铜铃晃过藏经阁的“空”字匾额时,所有核雕残片突然发出共鸣——那是三百章的智慧,在酸角核的裂缝里,终于长出了第一片,不受束缚的、自在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