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轻轻按压老人的肩井穴,老人痛得倒吸冷气。“您这是筋脉受损,气血瘀滞。”林秋沉思片刻,取出「小针刀」——这是他改良过的工具,刀刃蘸过酸角醋,更添锋利。“酸角醋能散瘀止痛,”他一边消毒一边解释,“我用针刀松解开粘连的筋脉,再配合艾灸,应该能根治。”
针刀刺入的瞬间,老人惊觉痛感极轻,只见林秋手腕翻转,如握毛笔般灵活,在粘连处轻轻挑拨。“酸角醋顺着刀刃渗进去了,”林秋说,“就像给生锈的门轴浇了油,转起来自然顺畅。”随后他又在肩贞、臑俞等穴位施灸,艾绒中掺着酸角仁粉,香气中带着微微的酸意。
三次治疗后,老人的肩膀竟能随意转动,甚至能耍一套太极拳。他握着林秋的手感慨:“走遍大江南北,没想到小小的酸角竟有这般妙用!先生这手绝活,当得起「正骨圣手」的名号!”林秋摆摆手:“圣手不敢当,不过是善用本草罢了。酸角醋、酸角酒、酸角木,哪样不是上天赐的良药?”
入夏时,虎娃已经能爬树摘酸角了,不过这次他多了个心眼,腰间系着林秋送的“安全绳”——用酸角纤维和棉线混编的绳子,坚韧又透气。他摘了满满一兜酸角,蹦蹦跳跳送给林秋:“大夫,这些酸角给您泡酒!”林秋笑着接过,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个小木雕——正是用虎娃骨折时取下的酸角木夹板边角料刻的酸角树。
“送给你,”林秋摸着虎娃的头,“看见这树上的疤没?就像你胳膊上的伤,好了以后会变成更强壮的地方。”虎娃似懂非懂地点头,把木雕揣进兜里,转身又跑向酸角树,阳光穿过他的指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林秋施针时手腕转动的轨迹。
医馆的《正骨医案》里,林秋用酸角木、酸角醋治疗骨折脱臼的案例记了整整一本。最后一页贴着虎娃送的酸角干,旁边写着:“正骨之道,贵乎「稳、准、轻、巧」,然若无本草相助,纵有妙手,亦难回春。酸角一味,贯穿始终,其功不可没也。”
窗外,酸角树的枝叶沙沙作响, newly 长出的酸角荚在风中轻轻摇晃,宛如无数个小铃铛,为雾灵镇的正骨传奇伴奏。林秋望着树上的虎娃,突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医者手中的每一刀、每一针,都要对得起天地草木的馈赠。”他握紧手中的酸角木针刀,刀刃上的酸角醋清香,比任何勋章都更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