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解
镇东头的李娘子产后半月,乳汁稀少,乳房胀痛,每日以泪洗面。婆婆扶着她走进医馆,直叹气:“大夫,她吃了十副「通乳丹」都不管用,这可咋整?”林秋先看李娘子的舌苔: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再切脉,尺脉细弱——气血不足之象。
“您是不是总熬夜操心?”林秋问。李娘子点点头:“孩子夜里哭闹,我哪能睡安稳……”林秋叹了口气:“产后气血大亏,又劳心伤神,乳汁自然不足。”他开出「催乳方」:黄芪、党参、当归大补气血,通草、王不留行通络下乳,再加入酸角肉五钱——酸角肉“生津止渴,补气血”(《本草再新》),与补气药配伍,能增强生乳之力。
“药要温服,喝完后喝碗热酸角汤,”林秋特意交代,“酸角汤能补津液,津液足了,乳汁才足。”阿楠在旁补充:“李大姐,您每天让孩子多吸奶,比啥都管用,这叫「以通为补」。”
五剂药后,李娘子的乳汁渐渐增多,但乳房仍有硬块。林秋改用「逍遥散」加减疏肝理气,同时让阿楠用酸角叶煮水,热敷乳房:“酸角叶能消肿散结,比敷毛巾管用。”三日后果然见效,硬块消散,乳汁通畅。
李娘子抱着胖娃娃来谢恩时,孩子正咕嘟咕嘟地喝着奶。她红着眼圈说:“林大夫,您救的不止是我,是我们娘俩的命啊!”林秋摆摆手:“别这么说,产后缺乳分虚实,您这是虚证,得补;要是乳房胀痛拒按的实证,就得用「下乳涌泉散」疏肝清热,酸角肉就得换成酸角叶了。”
顽固性失眠
秀才陈墨连续三月失眠,每晚只能睡两三个时辰,白天头晕耳鸣,心烦口苦,整个人瘦得脱了形。他抱着一摞医书来医馆,苦笑着说:“学生读遍《黄帝内经》《难经》,却治不了自己的病,惭愧啊!”
林秋诊其脉,细数有力,舌红少苔,舌尖有芒刺——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您是不是每晚都要写到子时?”林秋问。陈墨点头:“赶科考文章,不得不熬夜……”林秋叹了口气:“久视伤血,熬夜伤阴,心肾之阴不足,虚火上扰,自然难眠。”
他开出「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清心火,阿胶滋肾阴,再加入酸角仁五钱、酸枣仁三钱——酸角仁配酸枣仁,酸甘化阴,能增强滋阴安神之力。“酸角仁得炒至微焦,”林秋特意叮嘱,“焦香入脾,能引心火下交于肾。”
陈墨服下首剂,当晚竟睡了四个时辰。林秋复诊时,见其舌尖芒刺减少,便在方中加入龟板、鳖甲加强滋阴之力,同时嘱其用酸角仁、百合、粳米煮粥,于睡前两小时食用。
半月后,陈墨容光焕发,送来自己新写的《失眠论治》,里面详细记录了林秋用酸角仁治疗失眠的经验。他在序言中写道:“世人皆谓酸角为寻常果物,却不知其酸能敛阴,焦能归脾,实为治失眠之妙药。林大夫之方,看似平淡,却暗合《内经》‘交通心肾’之理,妙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