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书法课的旁听生(2 / 2)

老人直起身子,目光如炬:\"我收藏过二十七幅董其昌真迹,从没见过有人能把他的'淡'写出'浓'味来。\"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下周三有个私人鉴赏会,不知小友是否赏光?\"

叶徽没有立即接过信封。教室里的学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阳光斜照在老人霜白的鬓角上,映出一种金属般的冷光。他认出了这位是谁——去年在新闻里见过的,那位刚刚退下来的大人物。

\"我只是个学生,\"叶徽终于开口,\"恐怕...\"

\"听说你通晓中医。\"老人突然话锋一转,\"我书房里有套《本草纲目》的万历刻本,正好有些问题想请教。\"

叶徽的指尖在砚台上轻轻一颤。这绝不是巧合。他最近确实在图书馆借阅过大量中医典籍,但都是以普通学生的名义。

老人将信封放在桌上,露出里面烫金的请柬一角:\"车会来接你。\"说完便转身离去,皮鞋踩在教室的木地板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叶徽打开信封,除了请柬外还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民国时期的书房,墙上挂着的正是那幅毁于战火的《胆巴碑》。照片背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叶世侄雅鉴\"。

他的呼吸骤然停滞。这是前世父亲的字迹。

窗外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将桌上的宣纸吹得哗哗作响。叶徽按住飞舞的纸页,发现墨迹未干的地方显现出几个模糊的字影——那是他无意识写下的前世地址:苏州阊门内下塘街叶宅。

\"同学?\"教室管理员探头进来,\"要锁门了。\"

叶徽收起照片,最后瞥了一眼窗外。那位老人正站在楼下的银杏树旁仰头望着这个方向,秋风卷起他中山装的衣角,像一面褪色的旗帜。

回到宿舍后,叶徽反锁房门,从床底拖出一个樟木箱子。这是他用第一笔片酬买的,里面装着陆续搜集来的\"线索\"——与原主过去有关的剪报、两位女大佬的资料,以及最近发现的几件古怪物件。

他小心翼翼地从箱底取出一本包着牛皮纸的书,翻开扉页。这是他在旧书市场偶然淘到的1936年版《吴门医案》,扉页上有他前世老师的题签。当时只当是巧合,如今想来...

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芳姐的号码在屏幕上闪烁,这是她这个月第七次来电。叶徽按下静音键,目光重新落在那张老照片上。照片角落里露出一截红木书案,案上摆着个熟悉的青瓷笔洗——正是此刻放在他宿舍书桌上的这个。

窗外,暮色渐渐笼罩校园。叶徽点亮台灯,灯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他轻轻抚过照片上父亲的字迹,突然意识到:这场重生,或许从来就不是偶然。

请柬上的日期在台灯下泛着微光。下周三,正好是前世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