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幽瓮低语(2 / 2)

在骨镜特有的光芒映照下,他清楚地看到,在那胎儿攥紧的、几乎看不见的指甲缝隙深处,残留着几粒极其微弱、细如尘埃的粉末状物质!那绝非血迹凝固后的颜色,也不是浸泡液体的沉淀物,而是一种带着点奇异光泽的、近乎于灰白色的粉末。

若非骨镜神异,单凭肉眼,尤其是在这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发现如此细微的痕迹。

这粉末是什么?药物?某种特殊的香料?还是……别的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是胎儿生前接触过,还是死后被人为添加进去的?

一个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猝不及防地缠上了林琛的心脏——老仵作陈五!

他猛地想起了那个倚老卖老、最终却在崔府暴毙的老仵作。官方的结论是顶撞查案官员,惊惧之下心疾突发而亡。但现在想来,这个结论未免太过草率和巧合了!

陈五是负责处理崔府现场、包括搬运这些陶瓮的老人。他经验丰富,会不会……会不会在处理这第七个陶瓮时,无意中发现了什么?比如这神秘的粉末,或是《推背图》残页的异常?

林琛仔细回忆着陈五死前后的所有细节。他记得陈五在搬运陶瓮时,似乎格外小心,嘴里还嘟囔着什么“邪性”、“晦气”之类的话。当时只以为是老人的迷信,现在想来,那份过度的谨慎和不安,是否另有隐情?

如果陈五真的发现了秘密,以他那张藏不住话的嘴,很可能会私下议论,或者试图以此勒索……那么,他的死,就绝非意外,而是彻头彻尾的灭口!

是谁下的手?崔府的人?还是鬼市的势力?或者,是隐藏在大理寺内部的……内鬼?

这个推测让林琛背脊一阵发凉。大理寺,这个代表着大唐最高司法权威的地方,难道也早已被鬼市的触手渗透了吗?他感觉自己仿佛踩在了一张无形的蛛网上,每一步都可能牵动致命的杀机。

正当他心念电转之际,关于“真”裴元澈的调查,也有了初步的回音。

狄仁杰通过他隐秘的渠道传来消息,正如他所料,清河裴氏虽然是天下望族,但裴元澈所属的这一支,似乎早已旁落,并不在家族权力核心。

更关键的是,裴元澈少年时确实有过一段长达数年的游历经历,行踪不定,对外宣称是增长见闻,但具体去过哪里、接触过何人,记录却异常模糊,仿佛被人刻意抹去了一般。

而最让林琛心惊的是,狄仁杰的密探隐约查到,裴氏家族在隋末唐初那段混乱时期,似乎与某些已被剿灭的前朝杨氏残余势力,有过一些秘而不宣的往来!

隋末势力……杨氏后裔……

林琛几乎可以肯定,狄仁杰已经嗅到了裴元澈身上那最危险的气息。这位看似温润如玉的伙伴,他的真实身份,恐怕已经离彻底暴露不远了。

这让林琛心中五味杂陈,既为裴元澈担忧,也对自己与他的关系感到一丝微妙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