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钢殇潜渊(1 / 2)

1995年3月18日凌晨3点22分,渤海造船厂三号干船坞被暴雨笼罩。谢一扬指尖划过潜艇耐压壳上蜿蜒的锈蚀裂纹,裂纹在探照灯下泛着诡异的蓝绿色荧光,与儋州湾废渣辐射波长完全吻合。

“谢总,海军验收组还有四小时到达。“技术总监陈志明递来检测报告,数据栏里“屈服强度980mpa“的钢印在雨水中模糊成团。谢一扬突然用扳手砸向壳体,涂层剥落后露出普通45号钢基材,裂缝处渗出的海水带着东京医院器官保存液特有的苦杏仁味。

三亚实验室的监控屏幕上,变异海藻正吞噬外交邮袋。谢一扬想起昨天银海湾会所里,周明远签批光刻机购汇申请时颤抖的钢笔——那支苏晚失踪前使用的万宝龙,笔帽刻着与潜艇钢材相同的量子标记编号。

“启动'蛟龙预案'。“谢一扬抹去脸上混着辐射尘的雨水。二十公里外,海军某研究所的数据库正被黑客入侵,所有关于“扬帆特种钢“的检测记录被替换成1988年武汉钢铁厂的旧档案。

上午7点15分,渤海湾雷达站。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唐剑锋翻阅着扬帆集团提交的“特种钢技术突破“白皮书,第37页的x射线衍射图谱实为三峡大坝钢筋检测报告。当他手指划过附录的“院士联名推荐信“时,没注意到签名笔迹与三个月前红树林死亡调查报告完全一致。

“耐压测试现在开始!“随着总工程师口令,潜艇缓缓下潜。谢一扬站在指挥舱角落,看着压力表指针剧烈抖动——那些被“玄武d预案“篡改过的焊接参数正在失效。突然,舱壁传来金属撕裂声,与东京股市做空警报的频率奇妙共振。

三亚实验室线:林曼妮将变异海藻样本植入外交邮袋,邮袋夹层藏有潜艇钢材的量子标记芯片。德国环保顾问的尸体在培育池浮起,手指甲里嵌着与周烨赌场筹码相同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