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老队长放下东西,\"你先坐会儿,我去那边看看,等会带你去看看猪圈。
\"
\"行。
\"
此时薛成远替换了辛琇晶上课,让辛琇晶去整理房间。
\"薛老师,上次您说要教的鸡兔同笼问题,能教教吗?\"王桂英举手被叫起,站起来问薛成远。
\"再等等,回头专门教你。
\"
薛成远从讲台上走下来,轻轻拍了拍那个小姑娘的头,“咱们这堂课面向的是整个班级,需要考虑到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
王桂英提到的关于鸡和兔子腿的数学题,其实是薛成远之前随口一说的趣事,如果再深入学些时日,他打算给学生们布置一些更有难度的内容,却不想王桂英记在心里了。
实际上,这就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但对于这些来自山区的小孩而言,实在太难了。
他们的基础知识才学了半年多,即便再勤奋也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明白了!”
听见薛成远如此解释,王桂英乖乖坐回座位,将双手放在桌上摆正姿势。
如今,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可用于书写以及完成数学题目。
为了制作这些桌子,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拥有一张。
在此期间,老木匠未曾接取任何别的工作。
若非每家每户有适龄儿童上学的家庭都送来物资帮助老木匠维持生计,那段日子恐怕会更加艰难。
待到薛成远上午的数学课结束并布置完家庭作业后,孩子们纷纷挥手告别,飞快地跑出教室。
“你是谁?”
小毛蛋盯着鲁定,好奇地询问:“我怎么从未见过你?”“他是今天刚到的爷爷,你上课时难道忘了吗?”
王桂英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看着鲁定说道:“老爷爷,您也是来听薛老师授课的吗?”
“没错,没错!”
鲁定望着眼前的孩子们,心情顿时愉快起来。
他的孙子孙女也大致处于同样的年龄段,并且都已经开始上学了。
倘若他依旧留在城里的话,或许还能每日见到他们,而今……
“我们老师说过,只要愿意学习,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与!”“我父亲与黄叔时常和我们一起听课呢!”
“真的吗?那我去问问我们的老师是否接纳新学员,顺便回去吃顿饭。”
鲁定等孩子们全都离开后,步入屋内,环视坐在教室中的薛成远:“薛成远同志,为何还不离去?”
“在等你啊,不是说要来上课吗?这不是特意为你开设小型课程,否则哪里有空闲?”
“哈哈!”
鲁定听了笑出声来:“如此麻烦,专为我一人开课,实在不敢当!”说着,他环顾四周,发现墙壁里隐约可见麦秆。
没有讲台,虽然地面经过平整处理,但因长时间踩踏,明显显现出凹陷之处。
整间房舍前上方悬挂着一幅画像,两侧书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
这八个字,薛成远原本想稍作改动,使其更贴合当前的时代背景。
然而思虑再三,考虑到学生的识字能力,觉得这八个字最为易懂,便放弃了修改的想法。
“真是太好了,城里的某些学校已经停止教学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这般景象。”
“我的那些学生,此刻也已前往乡下,有些可惜浪费了人才。”“人才嘛,经历过磨练,在哪里都会闪耀光芒,你不必担忧。”
薛成远注视着鲁定:“还未请教,您是哪所大学的教授?”
“四九城大学。”
“那可厉害了,那可是一所优质学府。”
“今年夏天末尾,工农兵大学不是已经开始招生了吗?为何你到现在十月中旬才过来?”
“我教授的是语言类课程,目前看来似乎没什么大用途。”
鲁定说完摇摇头:“罢了,还是别提了,说得再多也是无益,既然来了就随缘吧。”
“我已经和你们村的王队长商议妥当,待会他会教我养猪,等到过年时杀猪,我也能好好品尝猪肉滋味。”
“行啊,这个主意不错,至少身体健朗,活得踏实,总有机会的。”
“一定会有转机的。”
一番交谈后,薛成远得知鲁定是从北方留学归国的,这让他更加理解其中的原因。
\"在这山里光养猪也不是长久之计,顺便你也教教我俄语,我能听懂一点,但不太会说也不会写。
\"
\"你竟然会俄语?\"
鲁定越发觉得惊讶,上下打量着薛成远:\"你家...\"
\"没错,和你想的一样。
\"
\"难怪你会跑到这山里来。
\"
鲁定接着说道:\"那么刚才那位女同志,应该也和你差不多吧?\"
...
\"没事谁会来这里。
\"
这下鲁定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大家都是一个类型的,这样就好相处多了。
他们都是四九城来的,还会俄语。
两人有了三重共同点,那是相当契合。
\"成远!吃饭啦!\"
\"来了!\"
薛成远站起来:\"要不要到我家吃点?\"
\"不用了,你吃就行,我待会要去王队长家吃点,下午整理东西,准备去学养猪。
\"
\"你适应得挺快啊,那我就先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