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高校》能否大卖?
这是铃木十三、三池导演,还有包括三浦春马等所有主创人员都关心的事情。林田惠也不例外。
在前世里,《热血高校》第一部于2007年10月上映,最后票房在25亿日元左右,属于可以挤进本土电影票房前十的存在。这个成绩乏善可陈,虽出彩但仍欠点火候。
这是林田惠的底线,如果这一世的票房低于前世太多,自己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对于票房,林田惠有三保底三提升。
前世里,有当红炸子鸡小栗旬和“熊猫”山田孝子作为卖点拉拢人气;这一世,三浦春马、林田惠、柳乐优弥等人的号召力也不弱,买账的粉丝们也不少。这是第一个保底。
前世里,主角泷谷源治(小栗旬饰)的抽烟、打架等形象引发模仿,甚至被批评\"教坏青少年\",但同时也成为男性气质的符号化代表;这一世,三浦春马的酷帅、林田惠的痞帅、染谷将太的幼帅,甚至柄本时生的丑帅,都将引领潮流。这是第二个保底。
前世里,《热血高校》除了电影好看,配套的主题曲和背景音乐同样强大且经典,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这一世,林田惠将里面的歌曲一一兑换,确保经典不流失。这是第三个保底。
而为了票房大卖,林田惠还有其他提升手段。
第一个提升,是林田惠自带的“动漫之心”——凡是客户参演的前世漫改影视剧作品,皆自动携带20%粉丝基础。也就是说,无论口碑,无论宣传,林田惠参演的《热血高校》会自动吸纳20%的观影人群,这个数量或许不多,甚至可能就托个底,但要知道看电影这种事本来就有群聚效应,一旦看的人多了,就会吸引更多人前往。
第二个提升,是林田惠从美国回来后一直未用的道具——“时尚风向标”。在林田惠一直没有关注的角落里,时尚风向标早就积攒够了能量可以使用。林田惠毫不犹豫地将它投入到《热血高校》的提升中,将日系痞帅风打造成为最新时尚。
第三个,是林田惠与铃木十三商量后,提前发起的周边生产。这一世里并没有《热血高校》的漫画,是林田惠的剧本开发了这个Ip,他有版权铃木十三有能力,两人联手提早开发设计制造出了全套的《热血高校》人物玩偶、学校模型、组织徽章、logo贴纸、时尚海报、围巾等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
……
挑战和机遇,糖果和炮弹,横财和意外,表扬和批判……
即便彼此厌恶,但就像是抹不掉的羁绊,当好评如潮的时候,一些恶言恶语也接踵而至。
分不到一杯羹的商家平台以及需要博取流量的媒体,已经炮制出一系列的专家采访、电视台专题、连环轰炸短视频甚至是万人签名。
主题只有一个——强烈抵制宣扬暴力的电影题材。
片面地对一部电影做出评判,是不明智、是愚蠢的。
正所谓看《金瓶梅》,淫者见淫,智者见智,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能从事物中看出些什么,每一部电影都有阴暗的部分,也都有值得思考的部分,以点代面地去评判一部电影或是其他事情,其行为本身就是愚蠢的。
这些愚蠢的人,将自己看到的愚蠢一面无限放大,认为电影里的黑帮、不良、斗殴、抽烟这些都是不健康、不光明的事物,是糟粕,是污秽,不应该大肆宣扬让大家观看。
他们走向年迈的老人,向颤巍巍的人群倡导抵制根本看不到的电影。
他们走向衣着华丽的上层社会,向锦衣玉食却对大众精神食粮不感兴趣的阶级絮絮叨叨,却只换来轻蔑的笑容。
他们走向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却被因为《热血高校》R-18而无法观看的年轻人们一通抱怨——“就是你们这些垃圾媒体,才让我们的电影分级审核这么严格,去死吧!”高中生们如是说。
他们没有办法,采访了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