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元素能量池,干涉分类法(2 / 2)

这种特性具体表现在天赋异能的作用原理以及作用损耗。

修行各种系统性的超凡体系,构筑起的各种类超凡能力,其作用原理往往非常明确,作用损耗也非常清晰。

譬如说马洛里学长修行的风元素主宰道路,修行之初,需要通过特殊的冥想法,在物质躯体内构筑风元素灵性能量池。

基于风元素能量池,就可吸收储存大量的风元素灵性能量。

之后洗练强化改造物质躯体,温养精神意志,培育精神力量,构筑风元素超凡能力,都需要消耗风元素灵性能量。

发动各种类风元素超凡能力,所能表现出的破坏能级,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消耗风元素灵性能量。

而觉醒电磁掌控的应学弟,在使用类雷元素超凡能力的时候,就不需要受到类似元素能量池这样的限制。

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心意想法,任意调动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电磁现象电磁力量。

甚至于当他自身的认知发生改变的时候,他同样能够调动宇宙中存在的雷元素灵性能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异能与其说是超凡能力,不如说是某种位格较高的权柄。

这种权柄发端于生命体自身的原始灵性,其实质已经触及宇宙的基础法则。

说到这里就要引出我们本堂课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也即有关于异能的两种主要分类方法。

宇宙中无数的强者,都曾经研究过天赋异能。

只是由于独一无二这一底层特性的存在,导致各个强者研究出来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

关于异能的分类方法也同样如此。

包括浅层无限星辰海在内,各个不同层次的宇宙空间中,迄今为止都没有诞生一套完善,广为大家所接受的分类标准。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几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流行在北冕座主星团以及始龙座主星团内的几种主流理论学说。

这些理论学说,只能供你们借鉴参考,并不是绝对真理。

首先第一种学说,是依照天赋异能的主要干涉对象,对其进行分类,因此被称作干涉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式,将天赋异能的干涉对象划分成六个不同的维度,依次是物质类,能量类,信息类,现象类,规则类,概念类。

这六类事物,一开始并非源自于对天赋异能的研究,而是源自于各个智慧文明,智慧族群对于宇宙存在本身的研究。

一种现有的理论研究认为,宇宙主要由物质,能量,信息,现象,规则,概念,六类要素构成。

其中物质,能量,信息前三者为,为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

物质属于一种实有实在量,即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有实体的存在。

能量属于一种变动过程量,只有在物质变动的过程中,才能察觉能量的存在。

信息属于一种观察衍生量,只有在生命体的观察中,信息才有实际存在。

这三类基本组成要素,在较为底层的微观之门中,可以互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