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民国大小姐(完)(2 / 2)

她身后的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公式,旁边贴着手绘的城市规划图:悬浮式跨海大桥、地下淡水净化系统、能抵御炮击的蜂巢状建筑群。

当第一架无人机载着勘测数据腾空而起,正在搬运石料的工人纷纷扔下工具,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个\"铁鸟\"在云层中穿梭。

三个月后,新月湾码头迎来首艘蒸汽货轮。

船舱里卸下的不是金银细软,而是苏婉清用金条从国外购置的精密机床。

穿着工装的苏家子弟围着这些\"铁疙瘩\"啧啧称奇,唯有她知道,这些设备将成为建造微型半导体的关键。

深夜的实验室里,她盯着显微镜下的晶体管雏形,忽然想起前世研究院的导师说过:\"科技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当大陆的战火开始蔓延时,新月湾已竖起风力发电机组,玻璃穹顶的温室里,反季节的蔬果郁郁葱葱。

苏婉清站在全息投影沙盘前,指尖轻点,虚拟城市便拔地而起。

\"告诉父亲,我们的无线电台已经能覆盖周边海域。\"

她对通讯兵说这话时,远处传来新型水轮机的轰鸣声——那是她用倭军遗留的潜艇技术改造的潮汐发电装置。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苏婉清在监控室里看到大陆方向亮起的炮火。

她转身走向地下图书馆,那里藏着系统兑换的全套现代工业书籍。

潮湿的海风从通风口灌进来,掀起书页间夹着的樱花标本——那是从东京带回的战利品,此刻正安静地躺在《现代建筑原理》与《量子物理基础》之间。

1948年深秋,两架美龄号专机刺破云层悬停在新月湾上空。

苏婉清站在磁力悬浮平台上,看着国民党政要们被突如其来的反重力装置震得面色发白,身后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苏家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运算画面。

“苏小姐若肯出山,国防部次长之位虚席以待。”

西装革履的特使擦着冷汗递上烫金委任状,却见苏婉清指尖轻触腕表,数百架无人机嗡鸣着组成\"山河一统\"的光影阵列。

“贵党连淮海战场的补给都调度失当,”

她调出实时战场数据投影,红色溃败箭头在地图上疯狂蔓延,“拿什么与我们谈合作?”

海风卷起她新换的工装领口,露出内里别着的苏维埃红星徽章——那是三个月前中共代表秘密登岛时赠予的信物。

次年春,当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捷报传来,苏婉清正带着团队调试基因编辑设备。

实验室穹顶外,基因改造的夜光海藻将整片海湾染成幽蓝,宛如银河坠入人间。

国共代表团抵达时,正撞见她赤脚蹲在生物舱前,给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孩童注射纳米修复机器人。

“我们想请苏小姐参与新中国的科研建设。”代表们望着培养皿中再生的人体器官,声音发颤。

苏婉清将全息宪法草案推到众人面前,第零章赫然写着:“领土主权归国家人民共和国,苏家岛享有科技特区自治权!”

1958年,第一座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新月湾海底启动。

当淡蓝色的能量流点亮整座岛屿时,苏婉清在视频会议中向全世界展示反物质引擎雏形。

台下各国政要屏息凝视,却不知她早已将核心技术通过加密信道传给了京城的科研团队。

世纪之交,苏家岛的磁悬浮列车在跨海真空管道中穿梭,岛民们佩戴的智能眼镜能实时翻译500种语言。

而在岛中央的和平广场,巨型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一个国家原则宣言》,落款处\"苏婉清\"的签名与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某个寻常的清晨,白发苍苍的苏婉清坐在基因诊疗舱里,看着纳米机器人修复自己受损的端粒。

全息新闻突然弹出:“苏家岛医疗团队攻克癌症,共享全部研究数据。”

她望着窗外永不落幕的科技之光,轻声对身旁的孙女说:“记住,我们守护的从来不是孤岛,而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在一个深夜,苏婉清突然收到系统的提示音。“恭喜宿主完成本次任务,请宿主做好准备脱离小世界。”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阵白光闪过,苏婉清只觉天旋地转,当她再次恢复意识时,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古代庭院中。

身旁丫鬟打扮的女子焦急地说:“小姐,林公子在前厅和老爷说要和您退婚,这可如何是好啊!”

苏婉清愣了一瞬,随即迅速镇定下来。

她前世经历无数,这点阵仗还难不倒她。“莫急,且随我去前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