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觉得,如果我们一家搬去港城,该做什么买卖好?”娄百城目光一闪,看向李帆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认真。
李帆说的和他了解的差不多。
一个在四九城的普通人,怎么会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港城情况?娄百城忽然觉得,眼前的李帆,似乎没那么简单。
“娄家根基浅,没有人脉,想要发展确实不容易。”
“但晓娥姐受过良好教育,还会英文,她可以先去报社找份工作,先摸清港城的大概情况。”
“至于伯父伯母,可以从早餐店或者小卖部做起。”
“纺织业、塑胶花、塑料玩具、皮鞋这些轻工业产品,未来会是港城的主要出口商品。”
“只要在港城站稳脚跟,我相信以伯父的能力,肯定能抓住其中一个机会。”李帆详细分析道。
娄百城心里一惊,一时愣住。
老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他一直觉得这是古人吹牛。
没想到,今天竟然真的见识到了。
“老头子。”娄母提醒道。
“。”娄百城回过神来,瞥了李帆一眼,心跳得厉害。
“爸,李帆说的这些,你觉得怎么样?我们能按他说的做吗?”娄晓娥问。
“这个……我也不确定。”娄百城顿了顿,忽然盯着李帆,眼中带着几分疑虑,“李帆,你说的这些,是从哪儿知道的?”
“伯父,我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但我不能告诉你。”
“你不用怀疑我是特屋。”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去了港城,自然会知道我说的对还是错。”李帆平静地回答。
“去港城开厂,难度大吗?”娄百城咬了咬牙,身体前倾,追问道。
李帆笑了笑,娄百城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已经心动了。
“在港城开厂很简单,找几个工人,买几台设备,在家里就能生产。”
“库房需要租用。”
“不过,开厂虽然不难,风险却很大。”
“我建议等到市场需求足够的时候,再放手去干。”李帆笑着解释。
娄百城身上的那股劲顿时卸了,靠在沙发上叹了口气。
“爸?”娄晓娥轻轻喊了一声。
“这事太大了,我得再多问问几个朋友。”
“晓娥,你先回去吧,我和你妈再商量商量。”娄百城挥了挥手。
“嗯。”娄晓娥点点头,应了一声。
娄晓娥乖巧地点了点头。
“伯父,希望十年后,我踏上港城的土地时,能听到娄百城的大名。”李帆站起身来。
娄百城身子猛然一颤。
十年后?李帆要去港城?
这些话从李帆嘴里说出来,娄百城听得云里雾里,仿佛在听一个谜语,却又像是某种预言从天而降。
娄晓娥和李帆一同走出了门。
“李帆,你觉得我爸会同意去港城吗?”娄晓娥忍不住问道。
“他已经同意了。”李帆笑了笑,跨上了自行车。
“?不会吧,我爸不是说要再考虑考虑吗?”娄晓娥惊讶地停下脚步。
“你爸不过是要先找些熟人,方便到了港城有个安顿的地方。”李帆指了指后座,“上车吧,我们回家。”
娄晓娥愣了半晌,还是没想明白。
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脑子里一直回响着李帆的话。
“李帆,你怎么能确定我爸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港城了?”娄晓娥忍不住问道。
“猜的。”李帆随口一答。
“瞎猜!我还以为你说的是真的呢!”娄晓娥气鼓鼓地给了李帆一拳,“我爸之前一直不同意去港城,怎么可能突然改主意?”
“这回,他真的改主意了。”李帆语气平静。
“改主意了?为什么?”娄晓娥一头雾水。
“为了你。”李帆叹了口气,语气低沉。
他看得很清楚,最终促使娄百城决定离开的,正是娄晓娥——虽然不是她直接逼迫,但娄百城看到女儿的处境,不忍心让她继续受苦,这才选择了离开。
什么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念头,终究比不上父母对子女的深切关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我?”娄晓娥喃喃自语,似乎触碰到了什么,但一时半会儿又理不清。
李帆没有再多解释。
有些话说得太明白,反而会伤了娄晓娥的心。
何况,娄家去港城是件好事。
十年后,他们还能回来,娄百城最终也能安息在四九城的土地上。
若是不走,娄家的结局只会更惨。
“李帆,如果我也去了港城,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了?”娄晓娥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不会的。”李帆回答得很坚定,“你活着,我也活着,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