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铜马降卒被姚期、贾复之前杀怕了,此时又没有武器,而且战意全无,所以并未炸锅。
这一仗从上午一直打到傍晚,高湖、重连、铜马残部终于被打服了,于是缴械投降。
一日之内,刘秀收降铜马、高湖、重连三部农民军二十余万,和原先刘秀的兵马一样多,刘秀深知当务之急的是让这些人彻底归顺,如若不然什么时候再临阵倒戈,那将是灭顶之灾。
于是刘秀将三路农民军主要将领全部召集过来,对他们说:“我知道,兄弟们都是苦命人,被王莽的政策压迫,又被当时各级官员层层剥削。我听说你们好多人的父母、亲人,都饿死了,冻死了,你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起兵造反。由此可以看出,你们并不是十恶不赦之人,或者说你们是真正的大丈夫,敢于反抗王莽,敢于反抗强权的英雄豪杰!我刘秀深深的佩服各位!我刘秀和你们是一样的,我本来也是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及周边)的农民,我也只想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可王莽不给我这个机会,就因为我是汉室后裔,身体里流着高祖的血脉,就被王莽迫害、打击,我和你们一样,没有办法了,只有反他娘的!我想问问各位兄弟,你们造反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是为了占山为王,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是为了能让跟着你们的兄弟们吃上一口饱饭?亦或是打破这世间一切不公?我刘秀不知道兄弟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杀出一个太平盛世!让这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有地种、有粮收!能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兄弟们,你们说我这个想法对还是不对?”
东山荒秃说:“将军大义!我没有将军那么远大的志向,我当初的确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造的反。按说如今王莽被推翻,天下太平了,我早应该解散部队,让兄弟们都回家过安生日子。可我却已经习惯了前呼后拥的感觉,为了一己私利,才顽抗至今。如今我深感将军大义,愿真心投靠将军!”
其余农民军将领看到东山荒秃表态了,也均表示愿意追随刘秀。于是刘秀封东山荒秃、上淮况、高湖、重连四人为亭侯,将各将军以及二十余万降卒打散后编入原先各营之中。
至此,刘秀总兵力已达五十万,由于部队中半数来自于收降的农民军,后来称帝后,被世人称为“铜马帝”。
刘秀将中军六万部队迁至鄡城边(今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令其他将军分散到各个郡县,随后刘秀在河北四处张贴求贤令,一时间来投者百余人。
经过多轮比武,又考核兵法战策,得出卓越者九人,分别为:左于、耿诉、宗歆、邓寻、樊崇(并未赤眉军首领,而是同名者)、冯愔、李文、李春、程虑。刘秀命九人至各军做都尉,余者一半做了校尉,另一半由于实在难以入眼,刘秀命苗萌每人发了一千钱做为来回路费,劝其回家。
这日有一壮汉前来,刘秀看此人虽不算太高,仅比自己高上一些,约莫七尺八寸,可膀大腰圆堪比姚期,三条长髯垂于胸前。此人手持一对大号铜锤,看上去每个少说都有四五十斤。
刘秀一看就知道此人不简单,于是问道:“壮士如何称呼?是哪里人?”
那人说:“我叫坚镡,字子汲,颍川襄城人(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境内),因赤眉军在颍川辱了我家妹子,我便将那军官杀了,这才跑到河北避难。”
刘秀问身边的苗萌说:“苗大哥,你们颍川人,你听说过吗?”
苗萌说:“这个名字我听过,在当地除暴安民,确有侠名,只是无缘相见。”
刘秀听后回头对关亭说:“关亭,你去向坚壮士讨教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