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御封县主(1 / 2)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林悦悠悠转醒。刚洗漱完毕,就听到客栈外传来周凛副将的声音。他整理好衣冠,快步走出房间,与周凛一同上了马车,朝着皇宫缓缓驶去。

早朝钟声敲响,太和殿内庄严肃穆。百官整齐排列,向皇上行三拜九叩之礼,呼声回荡在殿宇。

皇上威严端坐,待朝拜结束,沉声道:“朕已得知,与凛朔国的和谈顺利结束,两国缔结和约。和约共计五条:其一,凛朔国赔款3000万两白银,分五年还清,前两年可用实物顶替,后三年以白银支付;其二,两国缔结永不侵犯盟约;其三,开放边境贸易;其四,我方释放凛朔国大皇子拓跋狂澜;其五,我国借给凛朔国价值5万两白银的粮食,半年内优先以战略物资偿还,剩余部分一年期限内用白银或实物折银还清。” 百官听闻,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上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道:“传副将周凛、民女林悦觐见。” 二皇子和江大人早已在朝堂,此刻二皇子微微昂首,神色间带着几分自得;江大人则垂手而立,神色恭敬。听到传召,二人出列,与随后进入朝堂的周凛、林悦一同站在皇上面前。

周凛和林悦行礼如仪,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微微颔首,目光在四人脸上一一扫过,开口道:“你们将此次谈判的过程,向众位爱卿详细讲述一番。”

二皇子眼珠一转,抢先出列,清了清嗓子,将给皇上写的奏折内容大致复述了一遍,言语间将功劳几乎全揽到自己身上,说得口沫横飞:“儿臣在此次和谈中,日夜操劳,费尽心思周旋。面对凛朔国的刁难,据理力争,才让他们同意赔款,开放边境贸易也是儿臣力排众议提出的主张,最终为我大乾朝争得了如此有利的和约 。”

江大人听着二皇子的话,心里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但碍于二皇子的身份地位,犹豫片刻后,还是上前一步,恭敬说道:“臣附议二皇子所言,此次和谈能顺利,全赖二皇子运筹帷幄 。”

周凛听着二皇子的话,眉头微皱,一脸正义地站出来,抱拳道:“陛下,臣有话要说。此次能赢得胜利,林悦功不可没。她先是献计扭转战局,又指挥斩首行动,让我军士气大振。在谈判桌上,林悦更是智慧过人,霸气凛然,面对凛朔国使者寸步不让。当对方态度强硬时,她更是直言不讳,以打到对方皇殿相威慑,加上我朝新式武器的威力,才让对方同意这些条款。而且开放边境贸易的提议,也是林悦提出,为两国边境的长治久安献上良策 。”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林悦身上,只见林悦不卑不亢,沉默不语。朝堂之上,众人听完三人的陈述,虽无人多言,但彼此心照不宣,都听出了其中的分歧。皇上静静听完,未对谁真谁假、谁对谁错加以评判,只是神色平静地开口:“此次我朝大获全胜,和谈亦顺利达成,诸位皆有功劳,朕定当重重封赏 。”

皇上目光首先落在周凛副将身上,和声说道:“周凛,你身负重伤仍坚守边关,忠心可嘉。朕赏你白银万两,提拔你为寒铁城边关的将军,接替你年事已高的父亲。待你接任后,便让老将军回皇城,安享定国侯之尊,颐养天年 。” 周凛连忙跪地谢恩,声音洪亮:“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保家卫国!”

接着,皇上看向江大人,语气稍缓:“江沐风,此次和谈你也有功,朕赏你白银千两,望你往后能继续为朝廷效力 。” 江大人赶忙出列,恭敬叩谢:“臣领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

轮到二皇子,皇上目光温和,却未提及赏赐:“楚逸尘,你此次前去历练,也算是见了世面。往后还要多磨炼自己,增长才干,为朝廷分忧 。” 二皇子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还是强撑着笑容,拱手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

最后,皇上的目光落在林悦身上,神色多了几分赞赏:“林悦,你献计斩首行动,担任战役总指挥,统率三路人马,取敌军核心将领首级无数,还活捉凛朔国大皇子拓跋狂澜。在谈判中更是为朝廷争得巨大利益,功不可没。朕赏你黄金百两,赐县主封号 。”皇上的话音刚落,林悦还未及叩谢,只见太尉叶玉霄神色凝重,率先出班,拱手向着皇上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林姑娘此次确实立下大功,然其不过是一介草民,出身乡野,想来也未曾接受过良好的教养。骤然因这一次偶然的功劳,便获县主之封,实在难以服众。这县主之位何等尊贵,她恐难以承担如此殊荣,还望陛下三思啊 。”

话落,与二皇子一党的户部侍郎三品沈昭瑜也连忙出列,附和道:“太尉大人所言极是。林悦虽有些功劳,可终究是没什么学识的。不懂朝堂规矩、礼仪规范,骤然封了县主,日后怕是要闹出笑话,有损皇室威严 。” 说罢,他偷偷抬眼瞟了瞟二皇子,见二皇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紧接着,工部尚书宋禹泽也上前一步,摇头晃脑地说道:“皇上,她年纪轻轻,乳臭未干,怎能担起县主的重任?莫说治理一方,怕是连些基本的礼仪规矩都不懂,实在不宜封此尊位 。”在太尉和二皇子党羽发言后,又有几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官员出列。一位身着绯色官服的官员摇头晃脑道:“陛下,林悦出身低微,毫无根基,骤然得此重赏,若是引得其他平民百姓心生非分之想,只盼着凭借偶然机遇一步登天,那我朝的等级秩序何在?长此以往,朝堂威严、社会安稳恐难维系。”另一位清瘦的官员紧接着说:“是啊陛下,她毫无官场经验,不懂朝堂规矩,往后参与朝会、处理事务,必定会漏洞百出,徒增混乱,实在不宜封县主。”

林悦闻言,上前先恭敬地跪地叩谢:“民女谢陛下赏赐,有话恳请陛下恩准一述。”皇上微微颔首,允道:“准。”

林悦站起身,心中怒火中烧,挺直脊背,目光如炬,扫视朝堂一周,高声说道:“敢问诸位大人,边防守军与进犯的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你们这些口口声声说我没学识没教养的大臣,在做什么?为边境安稳出过什么力?你们空有满腹经纶,却眼睁睁看着将士们流血,可曾运用你们的学识,为保家卫国出过一策?”她顿了顿,目光直逼二皇子,又道:“再问,诸位身居高官,享受荣华,平日里为圣上分担了多少政务?又为天下百姓谋了哪些福祉?是兴修水利,让百姓免受旱灾之苦,还是整顿吏治,让民间少些冤屈?你们坐在朝堂上,对我指指点点,却不见实实在在的功绩,如今又有何资格评判我的功劳?我的教养?”

林悦一番灵魂拷问,言辞犀利,掷地有声,朝堂上众人一时哑口无言。趁着这片刻的安静,林悦微微仰头,神色庄重,声音清朗地吟诗一首:

辉煌时刻人人有,莫把须臾作永久。

皇恩浩荡泽万民,不分将相与黔首。

国家兴亡责在肩,罔论年幼出身否。

草民虽微志不休,保家卫国未曾苟。

不图虚名心无垢,无私方能天地厚。

区区县主无所求,岂容污蔑在金瓯。

诗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众人听着这诗,有的面露惭色,有的则暗自咬牙,却都无法反驳。从诗中,他们看到了林悦深厚的文化底蕴、过人的超凡才气、无私的博大胸怀和睥睨天下的格局。众大臣们,此刻都被她的才思与气魄所折服,一时竟无言以对。那些方才还在诋毁她的二皇子党羽,更是面红耳赤,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林悦念完诗,盈盈下拜,身姿恭谨,再度跪地,垂首静候皇上裁决。此时的朝堂,静谧得落针可闻,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皇上端坐龙椅之上,内心畅快不已,脸上虽维持着庄重,眼底却难掩笑意。林悦这首诗和发出的灵魂拷问,字里行间恰似道出了他心底所想,那些碍于帝王身份无法直言的心思,被她精准表达。瞧着二皇子一派灰头土脸、受挫的模样,皇上暗自解恨,对林悦的赞赏又添几分。他心中思忖:“哼,朕起初想着赏黄金万两,再封个县主已然厚待,未曾想叶太尉与二皇子一党在朝堂如此跋扈,更没料到这十几岁的小村姑竟如此不凡,是个奇女子。那朕不妨好事做全,封她个六品县主,赐绥宁县为封地。朕就是要让林悦给他们添堵,看他们还能如何张狂!”念及此处,皇上嘴角微微上扬,旋即高声宣布:“朕赏林悦黄金百两,封其为裕锦县主,品阶六品,赐绥宁县为封地 。”林悦获封后,当即跪地谢恩,言辞恳切:“承蒙陛下厚爱,草民定不负皇恩。”皇上微微颔首,温和说道:“你且去凤仪宫觐见皇后,让她也瞧瞧朕新封的裕锦县主。”言罢,便吩咐传旨太监前往林悦家乡宣读册封旨意。

林悦出了朝堂,正思忖着该如何前往凤仪宫,恰好周将军路过。周将军对林悦的才学胆识早有钦佩,见状主动上前道:“林姑娘,我领你去凤仪宫吧。”林悦感激地福了福身,与周将军一同前往。

来到凤仪宫,通报之后,林悦在太监曹吉祥的引领下步入殿内。皇后端坐主位,见林悦进来,目光落在她身上。只见林悦身姿婀娜,面容清秀,双眸灵动有神,透着一股未经雕琢的质朴,皇后顿时心生好感。

林悦落落大方,仪态优雅地行了跪拜大礼:“民女林悦,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微笑着,声音温柔:“起来吧,不必多礼,早就听闻你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真是个伶俐的孩子。”

林悦起身,从怀中(实则是从空间里)取出一株色泽莹润、参须飘逸的五百年人参,恭敬呈上:“娘娘,这是民女偶然所得的一株人参,年份久远,滋补养颜功效极佳,特献给娘娘,略表心意。”皇后接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如此珍贵之物,难为你有心了。”

皇后又细细端详林悦,问道:“听闻你来自乡野,却有这般见识和胆量,着实难得,平日里都爱做些什么呢?”林悦不卑不亢,坦然答道:“回娘娘的话,民女在乡下时,最爱读书识字,也会种种花草,研究些医理药理,倒也过得充实自在。”

皇后微微点头,感慨道:“这宫中之人,整日不是忙着争权夺利,就是虚与委蛇,难得见你这般坦率真诚的孩子,与你交谈,本宫心里畅快不少。”说着,她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身旁的大宫女。大宫女心领神会,匆匆离去,不多时便带着一个精致的锦盒回来。

皇后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对莹润剔透的羊脂玉镯,玉质细腻,触手生温,一看便是世间罕有的珍品。“这对玉镯,是本宫早年所得,一直珍藏着。今日见你,实在喜欢,就赏给你了。愿你往后也能如这玉镯一般,纯粹温润。”

林悦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惊喜与感激,连忙跪地谢恩:“娘娘如此厚赐,民女实在受宠若惊。这玉镯太过珍贵,民女定当好好珍惜。”林悦接着说道:“娘娘谬赞了,其实民女不过是随性而为,不懂那些复杂的心思。在民女看来,真诚待人,日子便会简单许多。”

两人一来一往,相谈甚欢。殿内气氛温馨融洽,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暖黄,仿佛将宫中的勾心斗角都隔绝在外 。这时,皇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再次吩咐道:“去,把库房里那匹蜀锦和几盒南方进贡的新茶拿来,一并赏给林姑娘。”不一会儿,宫女们便将东西呈了上来。皇后笑着对林悦说:“这蜀锦花色艳丽,料子上乘,你拿去做几身漂亮衣裳。还有这新茶,滋味独特,闲暇时不妨品一品。”林悦再次叩谢,眼中满是感动,心中暗叹皇后的大方与体贴。

与皇后相谈甚欢后,林悦起身告辞,退出凤仪宫,踏出皇宫。宫外繁华喧闹,与宫中的庄严肃穆截然不同。她心中记挂着一事,那便是前往济善堂总号,去拜访总东家苏承佑。此前在绥宁县济善堂分号,林悦结识了清风镇分号的李和泰掌柜和绥宁县分号的苏宏远掌柜,在绥宁县分号也见过前去巡视的总号苏承佑东家,再加上苏承佑堂兄苏宏远之女苏瑶萱拜林悦为师,这层关系让林悦与苏家格外熟络。

林悦来到济善堂总号,门庭若市,往来抓药问诊的人络绎不绝。她表明来意,伙计赶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苏承佑满脸笑意地迎了出来:“林姑娘,来趟皇城不容易呀,快请进!”语气中满是热忱。

两人寒暄几句后,宾主落座。林悦也不拖沓,径直从随身的精致木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株人参。那人参根须完整,色泽自然,年份久远,一看便是难得的珍品。接着,她又拿出何首乌、灵芝等珍贵药材,一一摆放在桌上,药材个个饱满坚实,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苏东家,这些药材是我偶然所得,想着济善堂平日里治病救人,或许用得上,不知您可感兴趣?”林悦轻声说道,语气诚恳。

苏承佑目光一滞,旋即被这些珍贵药材吸引,眼里满是惊叹,他轻轻拿起一株人参,仔细端详着,不住点头:“林姑娘,如此厚礼,实在太贵重了!济善堂定不负所望,将这些药材用在刀刃上。”

一番推让后,苏承佑坚持要尽地主之谊,便带着林悦来到城中最负盛名的香满堂酒楼总店。酒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两人被引领至最好的包间,刚一落座,苏承佑便吩咐小二上店里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