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最新式咸阳级运输舰船尾上区有可开启的木门,当然,这只是一扇两米五宽可开启小木门,和后世两栖登陆舰尾部完全可开启闸板不同。
为了配合装卸货物,封国修建了新式军码头,此码头有斜坡可直达木门。
码头人山人海焦急的等待木门打开,而后看见水军捧着骨灰木盒神情肃穆的走了出来,一个,两个,一百二十一个……
捧出一百二十一个骨灰盒后便再没看见有骨灰盒,紧随其后的是一百三十几个被抬下来的伤残兵。
因为不清楚具体伤亡数字,所以封国准备放置骨灰盒的桌子有点多,但所幸这次用不上这么多了。
乐队从看见第一个骨灰盒开始演奏《烈士颂》,此曲神情悲泣又不失庄严肃穆,也是别山君创作的乐曲。
三万新兵列队看着捧着骨灰盒走下船舱的水兵,水兵将骨灰盒放置在特制小桌上后,乐声陡然高亢起来,仪仗队分出一百二十一人正步走到小桌前立正,再用别山折叠军旗覆盖骨灰盒之上。
剩下的数百仪仗兵齐齐举起弩枪,仪仗指挥抽出细长马刀斜指苍天呼喊:
英雄千古,魂归故土,预备——放!
英雄千古,魂归故土,预备——放!
……
数百张弩机跟着指令对着大江齐齐射弩三次,三拨弩箭如三片闪电飞向天空。
仪仗队射毕,一鹤发童颜之道士手舞木剑围着骨灰盒边转边吟诵《安魂经》。
国相,国法,军相,督相四人身穿礼服并排站在骨灰盒前,有礼仪官高声唱呵:
唯!
别山封国四年二月三日,闻别山水军将士征战万里天竺不幸牺牲魂归故里,国人衔哀致诚,告汝百二十一郎之灵:
……
呜呼哀哉!
跪,
再跪,
三跪,
起灵……
四相恭敬下跪三次,别山数十万国民齐齐跪拜三次。
跪拜毕,百二十一盒骨灰被百二十一仪仗兵双手捧抱于怀,再依次登上百二十一辆黑幔布敞篷马车,再依次往军城英灵殿而去。
三万余新兵一动不动的看着别山封国对死难军人举行的最高礼仪,在如此高规格礼仪下,似乎谈抚恤金都是对封国和烈士的亵渎。
军人战死沙场本就是宿命,天下混战经年,不知道多少人战死,如今长平四十五万累累白骨还无人掩埋(唐明皇巡幸泽、潞两郡,路过长平时,见头颅似山,于是命官员择骷髅庙一座),他们的死亡除了史官寥寥数笔记录外,再无人记得他们叫什么,哪里人,年序几何,军职高低……
可在别山封国,所有烈士不但受国家元首跪拜全民跪拜,而且还有宏伟的英灵殿和幽静的烈士陵园安置残躯,还有详细文字记录他们姓名年纪籍贯军职以及参与战斗牺牲详情,而且还将享受国民永世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