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抑佛扬道(1 / 2)

160

吕涛思索良久道:“具体怎么办我不管,总之,道教的存在意义必须解决三个难题,一,必须宣扬人人平等众生平等,二,必须化解人间疾苦(内心之苦),三,必须减轻对死亡之恐惧。”

根据后世历史,道教是佛教流传至东土后(汉时)才创建,特别是汉末张角创建太平教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广收人心。

所以,宗教这个东西不能完全有逻辑,所谓谎话说多了便成真理,宗教就是如此,只要你不停的宣扬,总会有信徒坚信不疑。

还有,道教想让普罗大众接受,一乃医术,而且是带着神符巫医之术;二乃化解生老病死之苦,用一通夹带哲学又玄之又玄的理论让人似懂非懂去悟去猜;三乃让信徒能感受到好处,是的,哪怕是精神上的好处,比如卜卦算前程财运婚姻等等,或者解惑解困,总之,需要把道教包装成一个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无欲无求之形象。

当然,道家本来就有超脱世外无欲无求之理念,只不过道家是渡己,道教要渡人,渡天下众生。

其实,佛教根本不是道教之大敌,真正的佛经很粗鄙,它在天竺很快被其他更有蛊惑性宗教取代,以至于天竺佛教烟消云散。

佛教能够成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是因为华夏文明,是的,你没看错,他能够兴起是因为中原文明加持,是中原士大夫把佛经翻译的太好,是中原士大夫把佛教改良得太好。

华夏在东亚影响力超过后世华夏人想象,凡是华夏流行的东西,必在周边流传;凡是中原肯定的,必被周边小国奉为瑰宝;凡是中原士大夫追求的,必被周边异族追捧。

别山君虽然允许佛教在天竺存在,但他可以禁止中原人信仰佛教传播佛教,而且,他可以提前把代表佛文化的建筑和符号提前给道教,甚至于把后世佛家名言名词给道教,比如:

我转山转水转道筒,只为与你相见……

渐悟也好,顿悟也罢,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现在道家提前出世,而且杀到佛教发源地秘密研究借鉴,如果没有中原文化加持,没有中原士大夫追捧,失去了孔雀国资金供养,再加上别山君断了佛教信众基础,佛教未来前途堪忧啊!

是的,佛教未来堪忧,目前已经堪忧了。

在攻下华氏城后,因为没有别山君的特赦令,那些八卦兵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为了收缴黄金白银,那些金碧辉煌的佛堂佛像都被刮皮三尺。

一国之都,得道高僧最多,就这样被天竺自己人稀里糊涂杀绝了。

还有清理两大平原,试问天竺哪里富,除了高种姓就是佛家。

所以……

再加上,天竺不止佛教一家独大,这个时空甚至于未来时空,天竺宗教林立,无数的本土教和外来教在和佛教争抢信徒,佛教的兴起,完全是因为孔雀国的阿育王大力支持推广。

现在,阿育王死了,天竺已经四分五裂,佛教想再一次兴起,已经变得极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