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可坐牢也逃不脱军训,是的,凡年满十八至四十男性国民,每日都被定时强行军训,也就是说,哪怕你坐牢也逃不脱封国应征。
各大学校更是军训的重点单位,特别是中学与各职校,当然,职校不分公私,不分家庭出身,更不分男女,皆须每日操练军训。
至于各城各村,都有定点民兵军训场,所有符合年龄的青少年都必须参加军训。
而且是真刀真枪的军训,能在战时随时抽调随时参与守城的实战化军训。
与此同时,第二届监督代表选举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考虑到千户一名代表过于稀缺,监督院恢复百户选举一名代表。
这是别山君的失误,他当时考虑到开监督大会代表太多听不清讲话,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扩音器。
但事实证明,一千户一名代表权力太大,而且代表稀少更容易被收买腐化。
所以又重新恢复百户推举一名代表,封国现在人口超过二百万四十万户,可推选四千名代表。
为了抑制豪强,为了追求公平,这次还一并恢复候选人背对选民投豆子,越简单的方法其实越公平。
就比如不记名投票,或者公开投票,很容易被人记恨收买。
但背对候选人不让你看见谁支持谁反对你就没有这些问题,而且照顾不识字国民。
而且豆子轻巧发不出多大声音,所以不到开壶那一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支持。
经过一届选举实践,包括国相吕不韦都发现,官吏完全由国相院任命问题很大,因为权力出自哪里官吏就巴结哪里,封国目前出这么多贪腐就是因为权源于上,但是,如果完全民选官吏也问题很大,主要是中央管不住地方,使唤不动地方,有自立趋势。
所以再一次修改临时法案,从第二届开始,地方自选三成副官,中央任免七成主副官,给中央七成名额是为了能调动支配地方,给地方三成名额是为了不让官场变成一言堂。
所以封国第二届选举从监督院监督开始,各地选出监督代表后(包括海外),再开始选举监督院官员,地方民选三成副官后,封君提出五名候选人,五名候选人有五场公开辩论,每场由监督代表投票淘汰一人,直至选出督相,各地代表想进入高层去督相处应聘,督相挑选七成主副管派遣至各地。
这便是督察院产生过程。
因为涉及监督,所以要求此选举务必公平公正公开。
剩下的就是国政院和国法院(国民不干涉军方任免),国政院和监督院选举程序差不多。
只不过国法院和国政院涉及很多专业领域,民选三成副官时需要听取专业领域人士声音,比如国法院,民选官吏也必须是懂律法的,而不是选个赶大车的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