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河夜权谋(1 / 2)

夜晚的河面上,月光如纱般笼罩着这片广阔的水域。

袁绍站在自己的船头,望着不远处并排行驶的甄家商船,脸上的愁容终于稍稍舒展开来。甄家商队的加入,无疑为这支原本岌岌可危的船队增添了一份底气。

两层楼船的楼檐铜铃轻晃,袁绍倚着雕花栏杆,看两岸青山如门扉次第而开。

商船高大的桅杆上悬挂着甄氏家族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船身漆黑如墨,两侧装饰着金色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一丝神秘的光泽。

甄家商船特有的玄鸟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二十艘艨艟首尾相衔,船舷两侧的牛皮橹盾被朝阳镀成金色,倒像是给袁绍的楼船插上了两排翎羽。

与之相比,袁绍的船只显得朴实无华,但此刻有了甄家商队的庇护,船员们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多亏了甄小姐相助。”袁绍轻声说道,目光落在远处的商船上。甄姜正站在船头,一身素雅的白衣在夜风中轻轻飘动。她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袁绍转头看向自己的船员,只见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

原本紧绷的神经如今终于放松下来,有人甚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埙声,似乎是甄家商船上有人在吹奏。

众人抬头望去,见那袭石榴红裙裾拂过三层楼檐,女子纤指间转着枚青陶埙。

埙声呜咽着漫过江面,惊起成群白鹭。

对岸悬崖上的老松突然晃起火把,三明两暗的光点在雾中闪烁。

“主公,前方似乎有船只靠近。”一名警觉的护卫突然禀报道。

袁绍心头一紧,立刻举目望去。

远处的芦苇丛中隐约可以看到几艘小船的轮廓,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刀柄,但很快意识到这些不过是普通的渔船。

原本蛰伏在芦苇丛中的十几条蚱蜢舟,闻声竟收起铁钩悄然后退,船头戴斗笠的汉子们抱拳行礼,露出腰间刻着鱼纹的青铜令牌。

甄姜的玉镯磕在包铜桅杆上,叮当声混着江涛格外清越,“有七十二处河寨要拜码头。”

指着对岸老松道:“三明两暗是漕帮的迎客令。”

“七十二处河寨?”袁绍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这些河寨莫非是附近的渔民营地?他沉声问道:“这些河寨所属何人?”

然而,当他得知黄河上的河寨之事,竟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他不禁扪心自问,连这些河寨的存在都未曾察觉,自己这个“北方霸主”的名号,究竟还有多少水分?

夜色中,袁绍的脸色阴沉如水,他的眼神复杂,既有愤怒,也有不甘,更有深深的自我怀疑。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失败难道真的只是偶然?曹操的崛起,难道仅仅是运气使然?

他想起曹操的精明能干,想起那个男人在战场上的一次次胜利,想起他对人心的洞察和对局势的把握。袁绍不得不承认,曹操的成功并非侥幸,而是实力与智慧的双重体现。

而他袁绍,或许真的太过自负,忽略了这片土地上无数细微的变化,忽略了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能决定胜负的因素。

“看来,我袁本初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学习。”袁绍喃喃自语。

“关于这七十二处河寨的来历,妾身略有了解,愿为公子解惑。”甄姜的目光清澈,仿佛能穿透历史的迷雾。

袁绍抬起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示意甄姜继续。

甄姜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讲述:“这七十二处河寨,起源于先帝时期,那时黄河水患频发,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治理水患,朝廷下令在黄河沿岸修建了一系列的河寨,用以防洪护堤,同时也可作为渔民躲避风浪的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