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命定重逢(1 / 2)

天色渐晚,一轮残阳悬挂在天际,将远方的云彩染成了血红色。

商队疲惫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漫长,千余人的队伍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官道上缓缓蠕动。经过黄巾贼寇的突袭后,商队里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伤,马匹也显得瘦弱疲惫。

远处,修县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高大的城墙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城门楼上的旗帜随风飘扬。当商队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城墙上早已站满了警觉的守卫。

“报!禀告大人,前方有一支庞大的商队正向县城靠近!”

县衙内,县令正在批阅文书。

听到属下的禀报,他顿时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来。

太平道闹得沸沸扬扬已有数月之久,各地盗匪趁乱作恶的消息屡见不鲜。这么一支近千人的商队出现在修县境内,实在让人不敢掉以轻心。

“快去派出斥候去打探一番!”县令的声音有些发抖,急匆匆地披上外衣,快步走向城门楼。

登上城楼后,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支商队。队伍中飘扬着袁字大旗,在暮色中依稀可见。县令心头一紧——袁家在河北一带势力极大,若是得罪了他们的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在这时,一名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上城楼:“大人,斥候回来了!领头的是汝南袁公子!”

“快随我去迎接袁大人。”他连忙让人打开城门,在门口列队迎接。

“列队!迎候太守大人!”县令对着随行官员大声吩咐道。顿时,早已准备好的士兵们齐刷刷地举起长矛,在城门口列成整齐的队列。

城门口,县令亲自出迎,率领一众官员,恭敬地站在道路两旁。

终于,在所有人期盼的目光中,一匹高大的战马出现在视野尽头。马上的骑士身披玄色锦袍,头戴鹖冠,面容英俊中透着一股威严之气。他胯下战马昂首阔步,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行。

在他身后跟着的是一群身着劲装的骑兵和护卫,人人腰挎长剑,气度非凡。

朱灵站在城门口,目光望向远方。他身穿一袭玄色官袍,腰间玉带垂落,整个人透着一股威严而不失亲和的气息。他微微颔首,示意众人准备迎接。

当袁绍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县令连忙带头跪拜,高呼:“恭迎袁大人驾临修县!”

“下官朱灵,朱文博参见袁使君!”县令快步迎上前去。

随着县令一声低沉的喝令,所有人都跪伏于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虔诚的身影上,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袁绍听到“朱灵”这个名字时,身躯猛地一震。

“竟是他?”袁绍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有震惊,有感慨,更有深深的复杂。

那熟悉的面容、那坚定的眼神,让他瞬间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前世为他鞍前马后、最终却家破人亡的朱灵。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是建安初年的事了。

清河人季雍背叛旧主,献出了鄃城投靠公孙瓒。公孙瓒派兵助其守城,与袁绍的势力对峙。当时,袁绍正是用人之际,他想到了朱灵。

“文博啊……”袁绍轻叹一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冬日。

那时的朱灵意气风发,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鄃城进发。谁料想,季雍早已布下毒计。当朱灵率军至城下时,登高远望,赫然看见自己的母亲与胞弟被绑在城头之上。

“朱将军!你若攻城,你母弟必死无疑!”季雍的声音从城头传来,冰冷刺骨。

袁绍站在帅帐之中,远远望着这一幕。他能想象得到,朱灵当时是如何紧握拳头,青筋暴起;能想象得到,朱灵是怎样强忍泪水,在寒风中挺直了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