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有甄氏的商业网络作为耳目,或许能抢先一步遏制太平道的发展。
甄逸忽然咳嗽起来,苍老的面容在咳嗽声中愈发憔悴。当他再抬头时,眼中锐利的光芒已经隐去,又变回那个人畜无害的老商人。
“人老了,总爱说些杞人忧天的话。”甄逸笑着摆手,“本初就当听了个市井故事罢。”
袁绍心领神会地点头。两人心照不宣地结束了这场危险的谈话。
袁绍站在回廊下,望着甄逸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潮汹涌。那位看似普通的商人,眼中闪过的锐利让他这个重生者都感到心惊。
“看来这一世,变数比想象中更多啊。”袁绍低声自语,指甲无意识地掐进掌心。
袁绍回到驿馆之后...招来许攸、逢纪议事。
“主公面色凝重,莫非甄氏那边有变故?”许攸眯起细长的眼睛,一语中的。
袁绍扫视众人,确定门窗紧闭后,才沉声道:“甄家主已看透太平道与十常侍勾结之事。”
“这...一个商贾怎会知晓朝廷秘辛?\"
“这正是可怕之处。”袁绍端起酒樽,凝视其中摇曳的酒液,“甄氏商队遍布十三州,各地消息如网中之鱼,尽入其彀。诸位可还记得去岁南阳那场'米价风波'?”
逢纪捻须思索:“当时南阳米价一日三涨,朝廷派人查访却无果而终...”
“实则是太平道暗中收购。”袁绍冷笑,“甄逸派出的商队恰在南阳,亲眼目睹太平道人伪装商贾,购空数县存粮。”
许攸猛地击掌:“原来如此!太平道这是在为起事储备军粮!”
袁绍点头:“不止南阳。甄氏在各州的探子回报,青、徐、幽、冀等地皆有类似情况。更令人忧虑的是——”他压低声音,“十常侍中的封谞、徐奉已秘密与太平道勾结。”
一时间,室内鸦雀无声。逢纪手中的竹简\"啪\"地掉在地上。
“消息属实?”许攸脸色发白。
“甄家主展示了铁证。”袁绍从袖中取出一份简册,“这是甄氏商队从洛阳传回的密报,记录了几次秘密会面的时间地点。”
许攸迅速浏览简册,额头渗出冷汗:“若真如此,黄巾之乱恐比预期来得更早更猛。主公,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了!”
袁绍目光灼灼:“正有此意。子远,我们明日启程回渤海,你暗中联络族中私兵。元图,你负责清点我们在渤海的钱粮储备。\"
二人肃然应命。袁绍又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这是甄逸提供的太平道在冀州各地的据点分布,我们需派精锐暗中监视。”
袁绍仰望苍穹,想起前世黄巾乱起时,自己因准备不足而处处受制的窘境。这一世,有了甄氏的商业情报网相助,必能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