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簇拥着二人进入院中。庭院深深,假山流水间点缀着几株梅树,虽未到花期,却已显出几分清雅。卢植引袁绍至正厅,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茶,氤氲的热气在二人之间升腾。
卢植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温和地望向袁绍:“本初此来,可是有事?”
袁绍手指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笑道:“学生只是路过此地,特来探望卢师。多年未见,卢师风采依旧。”
卢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放下茶盏,摇头笑道:“你袁本初可是无利不起早的人,今日专程来访,必有所求。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为师帮忙?”
袁绍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化作尴尬的干笑。
他低头看着茶汤中自己的倒影,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卢师慧眼如炬,学生确实有事相求。”
“但说无妨。”卢植捋了捋胡须,神色平静。
袁绍坐直身体,正色道:“学生初领渤海,前番整顿吏治后,渤海郡官吏空缺甚多。学生思来想去,唯有卢师门下人才济济,故特来求贤。”
渤海郡乃冀州要地,袁绍此来求贤,其意不言自明。他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原来如此。为国举贤,乃臣子本分。”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拱手:“卢师若能推荐几位贤才,学生感激不尽。”
卢植望向门外若有所思:“我在涿郡确有几个学生,才学品行皆为上选。“他转头看向袁绍,“刘德然、高诱二人,本初以为如何?”
袁绍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舒展。
他听说过这两个名字,但并不熟悉。“卢师推荐之人,必是栋梁之才。”
卢植看出袁绍的犹豫,微微一笑:“刘德然精通律法,为人刚正不阿;高诱长于谋略,处事沉稳有度。此二人皆可为良佐。“
袁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心中权衡。他需要的是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而非仅仅是有才之士。但卢植的面子又不能不给。
“卢师所言极是。不知可否让学生一见二人?”
卢植点头:“这是自然。我这就差人将二人唤来,本初亲眼看看,若觉得合适,便带回去委以重任。”说罢,他唤来管家,低声吩咐几句。
管家领命而去,厅内一时安静下来。
袁绍忽然想起正事,转身笑道:“卢师,学生听闻刘玄德也曾随您求学?不知此人如何?”
卢植闻言,眉头微皱,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玄德?哼,他算不得我的正式弟子,不过是刘德然的陪读罢了。”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追问道:“哦?卢师对他似有不满?”
卢植冷哼一声,捋须道:“若非其叔父刘元起再三恳求,我怎会容他在此?此子年少轻狂,骄奢淫逸,整日骑马遛狗,不务正业,哪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
袁绍若有所思,试探道:“可学生听闻,此人颇有豪侠之风,结交甚广……”
卢植嗤笑一声:“豪侠?不过是市井游侠儿的习气罢了!他在学舍时,时常与同窗攀比,今日夸耀新得的骏马,明日炫耀新制的锦袍,心思全不在圣贤书上。”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笑道:“如此说来,倒是可惜了。”
卢植摇头道:“本初若要用他,可要三思。此人虽有几分胆识,但性情浮躁,未必堪当大任。”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学生才疏学浅,恐负朝廷重托。若有卢师指点一二,必能少走弯路。”
卢植深深看了袁绍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为政之道,在于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本初当慎之。”
袁绍心头一震,知道卢植话中有话。他正欲回应,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
管家引着两位青年才俊步入厅中。
卢植起身相迎:“德然、高诱,来见过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