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良驹育骑(1 / 2)

暮春的涿郡,杨柳依依,桃花灼灼。

袁绍此行,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得了关羽、张飞两员猛将,更招揽了高诱、刘德然两位大才,正好填补渤海郡的官吏空缺。

“天赐良将,地予谋臣,此番涿郡之行,竟解了渤海郡的燃眉之急。”袁绍指节轻叩马鞍,眼底暗流涌动。

道旁老槐树上,新蝉忽发一声嘶鸣。袁绍蓦地想起临行前卢植意味深长的告诫:“本初既得璞玉,当善加琢磨。”

“天下英才,终究难逃“名利”二字。”袁绍唇角微扬。

渤海新定,百废待兴。如今文武兼备,袁绍心中已有盘算——只待归去,整军经武,广纳贤才,静待天下风云变幻。

马蹄声在盛夏的原野上显得格外清脆。

关羽骑在马上,目光却不时地瞥向袁绍胯下那匹西域骏马——那马通体雪白,唯有四蹄乌黑如墨,奔驰时如踏云追月,神骏非凡。

袁绍早已察觉关羽频频侧目,心中暗笑,忽地勒住缰绳,朗声道:“云长可是喜欢这匹西域良驹‘玉追风’?”

关羽被点破心思,微微一怔,随即拱手道:“大哥坐骑确非凡品,二弟一时失态,见笑了。”

“哈哈哈!”袁绍大笑着翻身下马,将缰绳径直递来,“宝马赠英雄,这马便赠与二弟!”

“这如何使得!”关羽连忙摆手,赤面更显深色,“君子不夺人所爱,大哥厚意,关某心领了。”

袁绍却已大步走到关羽马前,一把拉住他的缰绳:“我与二弟换乘便是!大丈夫行事,莫学小儿女扭捏态!”

说罢不由分说,将马鞭塞入关羽手中,自己则跃上关羽原先的坐骑,扬鞭笑道:“此马得遇云长,方不算辱没了它!”

关羽见袁绍豪爽至此,心中感佩,也不再推辞,郑重抱拳道:“既如此,关某拜谢袁公厚赐!”他翻身上马,那西域良驹似通人性,昂首嘶鸣,蹄声如雷,仿佛早已等候这位新主多时。

袁绍见他神色舒展,便笑道:“二弟,此马可还称心?”

关羽抚了抚马鬃,郑重道:“此马神骏非凡,关某受之有愧。”

袁绍朗声笑道:“宝马配英雄,理所应当!云长日后驰骋沙场,此马必能助你一臂之力。”

张飞在一旁看得眼热,忍不住嚷道:“大哥偏心!怎地只送二哥好马,却不给我?”

袁绍哈哈大笑:“翼德莫急,待回了渤海郡,我府中还有几匹西域良驹,任你挑选!”

关羽轻抚玉追风的鬃毛,沉吟片刻道:“大哥,关某早年游历边塞时,结识了几位专营马匹的塞外商贾。据他们所言,若能将西域马与匈奴良驹交配培育,产出的后代不仅耐力更胜匈奴马,速度亦可与西域马媲美。”

袁绍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马鞍:“妙啊!云长竟有此门路?”他略一思忖,当即拍板道:“此事便全权交由你来操办!我正愁军中缺少精通马政的能人。”

关羽抱拳应道:“大哥放心,关某定不负所托。”他顿了顿,又问道:“不知我军现有多少西域战马?”

袁绍伸出三根手指。关羽试探道:“三十匹?”见袁绍摇头,他又大胆猜测:“莫非...三千?”

袁绍闻言失笑:“若真有三千匹西域马,何须三年?怕是直接就能组建一支铁骑劲旅了!”他叹了口气,“眼下仅有三百余匹,其中适合配种的种马,不过百十之数。”

关羽抚须沉思片刻,忽而展颜:“足矣!有此百匹良种,三年内必能培育出三千匹上等战马。”

“只需三千匈奴母马,此事便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