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立后之争(1 / 2)

刘宏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在未央宫朝堂内回荡出清脆的声响。

他今日刻意穿戴了一身崭新的黑色十二章纹衮服,腰间美玉在晨曦中泛着清冷的光。宫灯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投射在绘有日月星辰的藻井上,仿佛帝王之气直冲云霄。

“诸位爱卿,”刘宏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整个大殿听清,“朕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一桩关乎国本的大事。”

三公九卿们肃立两旁,太尉杨赐微微抬眼,看见年轻的皇帝嘴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心中顿生警觉。这位皇帝自登基以来,常常出人意料,今日恐怕又要有什么惊人之举。

“宋氏已被废黜,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刘宏环视众臣,“朕要立新的皇后。”

“何贵人为朕诞下皇长子刘辩,温良淑德,深得朕心。”刘宏缓缓道,“朕以为何贵人是首选,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话音未落,朝堂上已是一片哗然。

太尉乔玄一步跨出,雪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他年近七十,却声如洪钟,“皇后之位关乎社稷根本,岂能如此儿戏!”

刘宏眯起眼睛:“乔公此言差矣,朕怎会拿国本之事儿戏?”

“那何氏何等出身?”乔玄厉声道,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不屑,“区区南阳屠户之女,家中连个读过《论语》的人都没有!”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侍中荀爽出列道:“陛下明鉴,《礼记》有云:'夫妇之道,不可不谨也'。皇后母仪天下,当出自诗书礼乐之家,方能使天下女子有所效法。”

刘宏的手指停下了敲击,眼中闪过一丝阴翳。他早知道会有人反对,却没想到如此激烈。

太常刘焉更是直截了当:“陛下,所谓'士农工商',何氏连个正经读书人都没有,怎能登上皇后尊位?她父亲不过是个市井屠夫,母亲更是做些下贱的织席贩卖活计,这等人家出身的女子,怎么配得上凤冠?”

“够了!”刘宏猛地拍案而起,龙案上的竹简震得哗啦作响。大殿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几只铜雀炉中的炭火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刘宏深吸一口气,又慢慢坐回龙椅,脸上重新挂上了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诸位爱卿既然对何氏家世如此了解,不如说说看,朕该立谁为后?”

乔玄向前一步,态度依然强硬:“陛下,范阳卢氏、颍川荀氏、太原王氏皆有适龄女子,皆是诗礼传家,世代簪缨。特别是卢植之女,年方十六,精通《女诫》《列女传》,实为皇后上选。”

刘宏轻笑一声:“卢植?就是那个整日上书劝朕勤政的卢植?”

袁隗察言观色,见皇帝似有不悦,连忙缓和道:“陛下,臣等也是为国考虑。何贵人虽有皇子,但家族根基浅薄,若立为后,恐怕难以服众。不若先晋为贵妃,待皇子长成,再议后位不迟。”

刘宏坐在龙椅上,听着三公九卿们义正辞严的反对,心里却暗暗翻了个白眼。

“家族血统什么的真的是太重要了啊!” 他心想,“但世家送入宫的姑娘,一个个不是刻板无趣,就是相貌平平,哪有民间的姑娘水灵?”

他回想起那些被大臣们推荐的世家贵女——要么是板着脸念《女诫》的,要么是整天端着架子、连笑都不敢笑的,甚至还有几个长得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朕是皇帝,又不是选教书先生!” 他腹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