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烽烟渐息(2 / 2)

“皇甫将军,夜深了,还不休息?”帐外传来熟悉的声音。皇甫嵩抬头,见是曹操掀帘而入。

“孟德来得正好。”皇甫嵩示意他坐下,“我正在起草给朝廷的奏章,你看看是否妥当。”

曹操接过绢帛,快速浏览后眉头微皱:“将军要将平定三郡之功尽归朱将军?这...”

“有何不妥?”皇甫嵩平静地问。

“将军功不可没,朱将军虽主帅,但若将首功尽归于他...”曹操欲言又止。

皇甫嵩笑了笑:“孟德多虑了。公伟兄在颍川、汝南的战绩有目共睹,若非他牵制黄巾主力,我军在冀州也难以取得如此大捷。况且...”他顿了顿,“朝廷近来多有猜忌,我等武人更应互相扶持。”

曹操听出了弦外之音。自黄巾乱起,外戚何进与十常侍明争暗斗,对领兵在外的将领多有戒备。皇甫嵩此举,既是出于对同僚的认可,也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

“将军深谋远虑。”曹操拱手道,“只是朝中那些...”

“无妨,我自有分寸。”皇甫嵩打断了他,继续伏案疾书。

三郡黄巾虽有余烬未熄,然大势已定。

捷报飞驰入京,朱儁之名赫然列于奏疏之首——旌旗所指,贼寇溃散;铁骑所向,黎庶归心。朝廷上下皆知,若无朱儁运筹帷幄、亲冒矢石,三郡之地恐难复见王化。

洛阳南宫德阳殿内,灵帝刘宏斜倚在龙椅上,漫不经心地听着朝臣议事。自从张角兄弟起事以来,这位沉溺酒色的皇帝难得勤政了几日,如今叛乱将平,他又恢复了往日的懒散。

殿中顿时议论纷三日后,信使带回洛阳的回复。

汉灵帝刘宏采纳了皇甫嵩的建议,封朱儁为西乡侯,食邑五百户,擢升镇贼中郎将;命皇甫嵩率军讨伐盘踞东郡的黄巾残部,朱儁则南下攻伐占据南阳的张曼成部。

同时准皇甫嵩所奏,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赈济灾民。

消息传到军营,朱儁连夜赶来见皇甫嵩。月色下,这位新晋的西乡侯面色复杂,既有喜悦,又有不安。

“义真兄,这...”朱儁握着诏书,声音有些哽咽,“平定三郡首功,明明是你...”

皇甫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公伟兄何必介怀?朝廷赏罚分明,你当之无愧。”

“可是...”

“没有可是。”皇甫嵩正色道,“黄巾虽溃,但天下未平。南阳张曼成仍在作乱,百姓流离失所。我等身为朝廷将领,当以社稷为重,个人荣辱何足挂齿?”

朱儁深吸一口气,郑重拱手:“义真兄高义,朱儁铭记于心。他日若有差遣,万死不辞!”

“言重了。”皇甫嵩扶起朱儁,“明日我即率军西行真定,公伟兄南下南阳,路途遥远,务必保重。”

“彼此彼此。”

两位将军相视一笑,月光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次日黎明,两支大军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