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阎蹲在张婆婆身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青铜钥匙上那道划痕。
山风卷着晨雾散后的闷热扑来,他后颈的汗毛却根根竖起——那道划痕的弧度,分明与半月前在城隍庙外遇见的老书生腰间玉佩纹路分毫不差。
当时老书生说自己是收旧书的,可他袖中飘出的沉水香里,分明混着只有大墓才有的阴土气。
\"小阎?\"张婆婆颤巍巍的手覆上他手背,佛珠串的热度透过掌心传来,\"这珠子从进山谷就发烫,像当年寺里镇着往生堂的千手观音像被雷劈时......\"她浑浊的眼珠突然凝起,\"对了!
三十年前我在普济寺当知客,有个游方的疯道士说过,'山海战役'后有人用七把钥匙封了什么邪物,钥匙上的篆文是'镇阴珠'的眼。\"
\"镇阴珠?\"李道士猛地直起腰,道袍下摆还沾着谷里的草屑,\"我师父的《玄门秘录》里提过,那是能吞噬灵气的邪器,万年前大战里碎成了七块,每块都封在不同的'锁灵局'里。
可您老说的钥匙......\"
白狐仙忽然抬首,狐尾在身后扫出半道银弧。
她望着谷口巨石上暗红的古篆,轻声道:\"那些字不是刻的。\"众人顺着她目光望去,这才发现石面的纹路竟在缓缓流动,像被某种活物的血液浸透,\"是血篆,用活人的精魄养着。\"
林阎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三天前在义庄收的那具焦尸——死者心口也有这样的血篆,当时生死簿残页在他怀里发烫,显示\"锁灵局·引\"。
原来从那具尸体开始,他们就被一步步引到了这里。
\"嗤——\"
一声轻响惊得众人抬头。
原本空荡的山谷中央,突然腾起一团幽蓝火焰。
那火不烧草叶不灼石,反而在离地三尺处凝成一个半透明的人形轮廓,赤金瞳仁在火中流转:\"要过锁灵局,先破我这关。\"
\"火焰精灵?\"李道士倒抽冷气,\"传说中守着上古火脉的灵体!\"
\"考验内容?\"林阎站起身,将张婆婆护在身后。
他注意到白狐仙的狐耳微微抖动——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
\"解谜题。\"火焰精灵抬手,谷中突然腾起十二簇火焰,颜色从赤金到幽蓝依次排列,\"这是锁灵局的'火枢',每簇火对应不同的灵脉。
你们要找出哪三簇是'生门',哪九簇是'死门'。\"他的声音里带着点兴味,\"给你们半柱香时间。\"
林阎的指尖无意识敲着大腿——这是他思考时的老毛病。
三天前在乱葬岗与尸魃缠斗时,他曾注意到那东西身上的火焰会随着月相变化明暗;前天夜探土地庙,供桌上的蜡烛熄灭顺序正好对应北斗七星的位置。
或许这些火焰的规律,和某种天地运行之理有关?
\"温度。\"白狐仙突然开口,她不知何时站到了林阎身侧,狐尾轻轻扫过他手背,\"我能感知到每簇火的热度。\"她指尖点过第一簇赤金火:\"这簇是正午日头的温度。\"第二簇橙红:\"未时。\"第三簇金红:\"申时......\"
林阎瞳孔骤缩。
他想起现代学过的\"十二时辰计时法\"——古代将一日分为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
如果火焰温度对应时辰,那么生门或许与\"生气\"最盛的时辰有关!
\"子、午、卯、酉。\"李道士突然插话,\"这四个时辰是阴阳交替之时,生气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