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苏母护女情长(2 / 2)

霍乱华庭 育点点 1617 字 14小时前

不知从何时起,一阵风悄然在金城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短短几日,金城之内人人都在议论一件事:

皇上有意让宰相府大小姐顾沁瑶与乌兰国联姻。

这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大街小巷都在热烈讨论,被人们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作为当事人的顾沁瑶却对此一无所知,依旧在宰相府内悠然度日,对外面的风起云涌浑然不觉。

苏如凌是在与友人闲聊时,偶然听闻这个消息的。

刹那间,她只觉天旋地转,心脏猛地一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

那可是她怀胎十月、含辛茹苦养大的宝贝女儿啊,是她捧在手心里的明珠,怎能远嫁异国他乡?

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宛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她难以承受。

心急如焚的苏如凌,一刻也不敢耽搁,匆匆告别友人,脚步急促地朝着书房奔去。

平日里端庄优雅的她,此刻全然没了往日的仪态,发丝有些凌乱,神色慌乱而焦急。

一进书房,苏如凌看到顾青平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翻阅着公文,似乎对外界的喧嚣毫无察觉。

她顾不上喘气,径直冲到顾青平面前,声音颤抖地问道:

“老爷,外面都传疯了,说皇上要让瑶儿与乌兰国联姻,这可是皇上的旨意?”

她的眼中满是忧虑与不安,紧紧盯着顾青平,期待他能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

顾青平缓缓放下手中的公文,抬眸看向苏如凌,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平静地说道:

“我并未听皇上谈论过此事。”

在他看来,朝堂之上并未提及,此事或许只是空穴来风。

苏如凌看着顾青平那副淡定从容、漠不关心的样子,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她眼眶泛红,情绪激动地吼道:

“你就只知道国家大事,整日埋首于这些公文之间!

瑶儿可是我们的亲生女儿,她的终身大事就不是你的事吗?你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她吗?”

她的声音因为愤怒和焦急而有些沙哑,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如果真像外面传的那样,瑶儿要嫁去乌兰国,那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想过她在异国他乡会遭受怎样的苦难?会有多孤单?”

苏如凌越说越激动,双手紧紧揪住自己的衣角,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丝希望。

顾青平被她的情绪感染,放下手中的事务,起身走到苏如凌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安抚她:

“夫人,你先淡定一点,此事说不定只是谣言,不必如此惊慌。”

他的语气虽然温和,但苏如凌此刻根本听不进去。

苏如凌一把甩开他的手,大声说道:

“淡定?我怎么淡定得了?那可是我们的女儿啊!”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顾青平无奈地叹了口气,神色坚定地说道:

“夫人,你放心。我好歹是一国宰相,在这朝堂之上也有几分薄面,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远嫁乌兰国,去受那未知的苦?我一定会想办法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让苏如凌稍微安心了一些。

苏如凌听了这话,情绪才稍微平静了一点,但她还是不放心地警告顾青平:

“顾青平,我告诉你,如果瑶儿真的去了乌兰国,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你一定要保住我们的女儿。”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胁,更多的却是作为母亲对女儿深深的担忧和爱护。

顾青平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夫人,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尽力的。”

看着苏如凌憔悴的面容,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护住女儿,不让她远嫁受苦 。

待苏如凌逐渐冷静下来,心头的惊涛骇浪却仍未彻底平息。

她缓缓坐于榻上,思绪不由自主飘回过往,想起曾经与太后的那次密谈。

那时,宫中御花园内繁花似锦,她与太后在一处幽静亭阁中相对而坐。

微风轻拂,吹动亭边垂柳,可苏如凌却无心欣赏这美景,满心忧虑地向太后倾诉对女儿远嫁的担忧。

太后面容和蔼,言辞恳切,当即表明理解她的苦心,两人达成共识,绝对不能让顾沁瑶去乌兰国联姻,要护这孩子安稳一生。

如今,和亲消息却传得满城风雨,苏如凌不禁心生疑窦,难道太后为了朝堂大局改变主意,言而无信了?

想到此处,她双手不自觉攥紧手帕,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若太后真的反悔,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苏如凌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心中暗自思忖,自己虽为一介女流,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若是太后执意如此,自己便与她鱼死网破。

大不了豁出一切,就算赔上宰相府的颜面,也要为女儿争出一条活路,绝不能让女儿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远走他乡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