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婉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随风轻扬,迈着轻快灵动的步伐,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庭院的拱门处翩然而至。她双手稳稳地捧着一本崭新抄录的诗词集,那模样,仿若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她的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兴奋与期待,恰似春日里含苞待放的花朵,即将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一抬眼瞧见苏瑶正站在庭院中的那棵老树下,崔婉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恰似夜空中陡然升起的璀璨星辰,光芒夺目。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周遭的一切阴霾。还未等苏瑶从惊讶中缓过神来开口说话,崔婉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又兴奋地跑到她身边,紧接着一把拉住她的手,那股子热情似火的劲儿,来势汹汹,让毫无防备的苏瑶险些一个踉跄,身形不稳。
崔婉拉着苏瑶,一路小跑,如同两只嬉闹的小鸟,径直来到回廊下。她身姿轻盈地坐下,动作间还不忘用那拉着苏瑶的手,顺势将苏瑶也拽到身旁。随后,她双手轻轻捧着那本诗词集,仿若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将其摊开在石桌上。此时,她的眼神中满是自豪与欣喜,那光芒仿佛能照亮整个回廊。“苏姐姐,你快瞧瞧,我好不容易才寻到的这本诗词集,里面的词句可精妙了!” 崔婉一边说着,一边用那纤细白皙的手指,缓缓点着书页上的诗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魅力,迫不及待地要与苏瑶一同分享。
在回廊的角落里,几盆盛开的兰花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丝丝缕缕地弥漫在空气中,与崔婉和苏瑶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随后,崔婉仿若一位登上舞台的出色演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讲解之中。她微微挺直脊背,双手轻轻捧着诗词集,先是深吸一口气,而后,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便如灵动的溪流,潺潺流淌而出。她时而抑扬顿挫地朗诵着诗词,当念到激昂之处,声音陡然拔高,仿佛能冲破云霄,带众人领略那豪迈壮阔的场景;而到了婉约之句,又轻柔婉转,恰似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将人悄然带入诗词所描绘的细腻世界。
讲解诗词中的意境时,崔婉眉飞色舞,表情丰富得如同变幻无穷的画卷。她的眼睛随着诗句的描绘而灵动闪烁,讲到繁花似锦的春日,眼中便满是明媚与绚烂;提及肃杀的秋日边塞,眼神又瞬间变得坚毅而深沉。她妙语连珠,那些生僻的典故,从她口中娓娓道来,就像讲述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时而指着诗词集上的某一处,时而在空中勾勒出诗中的画面,那些隐晦的情感,在她的妙解之下,变得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
苏瑶原本因思念李逸而紧锁的眉头,在崔婉的讲解声中,如同春日消融的积雪,渐渐舒展开来。她的眼神,也从最初的迷茫与哀愁,多了几分专注与陶醉。她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身体,凑近崔婉手中的诗词集,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词句。此刻,她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脑海中不再有对李逸的苦苦思念,全身心地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世界里。她随着崔婉的讲解,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时而轻轻点头,与崔婉一同感受着古人的喜怒哀乐,品味着诗词中的韵味与情怀。
回廊的梁柱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藤蔓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静静聆听她们的解读。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映照在她们的身上。那一刻,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轻柔的风拂过,撩动着她们的发丝。回廊下回荡着她们的欢声笑语,那笑声清脆、爽朗,在空气中久久萦绕。仿佛时间都被这份真挚的情谊所打动,悄然停下了匆匆的脚步,想要将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
医馆内,仿若被一层无形的寂静之网所笼罩,静谧得近乎死寂。唯有微风,宛如一位小心翼翼的访客,轻轻拂过,撩动着庭院中那几株花木的枝叶。枝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轻响,这细微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无限放大,仿佛是在为这沉闷的氛围奏响一曲孤独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