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仿若带着听众一同走进了历史的画卷:“回溯历史,我们的先辈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摸索,如同在黑暗中执着探寻光明的勇士,惊喜地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毫不起眼的食物,绝非仅仅只能用来满足口腹之欲、解决温饱问题。它们当中,许多都蕴含着强大的药用价值,在关键时刻,能够摇身一变,成为治病救人的得力‘帮手’,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就拿山药来说,它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口感软糯香甜。在古代,人们发现长期食用山药,能够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而言,多吃山药,能慢慢改善脾胃功能,让食欲恢复正常。还有薏苡仁,它生长在潮湿的水边,看似平凡无奇。但先辈们察觉到,食用薏苡仁后,身体的湿气能得到有效排解,像那些因湿气重而感到身体困重、关节疼痛的人,坚持食用薏苡仁,症状会逐渐减轻。这些都是食物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生动体现。”
“也正因如此,” 苏瑶微微挺直脊背,神情愈发庄重,“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常常会施展‘望闻问切’的精妙医术,这四诊法犹如一套精密的仪器,精准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再结合所患病情的具体特征,精心为患者量身定制特定的食疗方。这些食疗方,堪称艺术的杰作,将食物的美味与调理身体的功效巧妙融合,让患者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仿佛被一双温柔的手牵引着,不知不觉地改善身体状况,一步步踏上康复的道路 。曾经有一位患者,长期受失眠困扰,整个人精神萎靡。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判断其为心脾两虚体质。于是,为他定制了一款桂圆红枣粥的食疗方。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枣同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二者搭配大米熬煮成粥,既美味又能调养身体。患者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月经不调且伴有气血不足的症状。中医师根据她的体质和病情,开出了当归生姜羊肉汤的食疗方案。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生姜能温中散寒,羊肉可补肾壮阳、温中健脾。这道汤品让患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气血逐渐得到调养,月经也恢复了正常。这些食疗方,就是中医智慧在生活中的鲜活运用。”
崔婉完全沉浸在苏瑶的讲述中,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听到关键处,她忍不住微微前倾身体,急切地问道:“那具体该怎么判断自己适合吃什么食物呢?这可太让人困惑了,比如说,我究竟要依据什么,才能清楚知道自己是不是气虚,又或者是阴虚体质呢?” 她眉头轻皱,一脸期待地望着苏瑶,仿佛在等待着一把能解开健康谜题的钥匙。
苏瑶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安抚人心的微笑,而后耐心地解释起来:“判断体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综合多方面的身体表现来考量。先来说说气虚体质,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明显感到浑身乏力,就好像身体里的能量被悄悄抽走了一部分,稍微活动一下,就累得气喘吁吁。而且特别容易出汗,哪怕是在安静状态下,或者只是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额头、后背等部位也会冒出细密的汗珠。呼吸时,能察觉到气短,说话声音也不自觉地变得低微。从中医的诊断角度来看,他们的舌苔往往呈现出薄白的状态,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花覆盖在舌面上,而把脉时,脉象表现得虚弱无力,好似潺潺的溪流,缺乏应有的力量。”
苏瑶稍作停顿,调整了下坐姿,继续说道:“再讲讲阴虚体质。阴虚的人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时常感觉口干舌燥,仿佛口腔里是一片干涸的沙漠,怎么喝水都难以缓解那种干渴感。手足心也会莫名发热,就像手心、脚心各揣了一个小火炉,到了晚上,这种燥热感可能会更加明显。睡眠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常常陷入失眠多梦的困扰,好不容易入睡,梦里也是纷繁复杂。观察他们的舌头,会发现舌红少苔,舌头的颜色比正常人要红一些,舌苔则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舌苔剥落的情况。同样从脉象来看,呈现出细数的特点,脉搏跳动得比较快,而且感觉很细,像是一根纤细的丝线在轻轻颤动。通过这些身体表现,我们就能对自己的体质有个初步判断,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食物来调养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