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培训的第一天(2 / 2)

随着课程的深入,钟桦逐渐发现,格斗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无用。相反,它更像是一种对身体与意志的磨练。

而张晓晓的表现,更是让钟桦对她刮目相看。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他不禁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像她一样,通过努力,掌握武侠般的格斗技巧。

格斗课结束后,钟桦感到浑身酸痛,人到中年嘛,就是这个样子。只要活动一下,就全身都疼。

下午的课程是思想政治课,这一点让钟桦颇感意外。

按照他的推想,这种培训应该都是些实用性强的课程,比如格斗、战术、超凡能力的使用等等。毕竟,他们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上什么思想政治课呢?

钟桦心里有些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这堂课可能会枯燥无味。

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是一位瘦削的男性老者,戴着一副眼镜,神情严肃。他走进教室后,没有多余的寒暄,径直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华夏。

老人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教室,随后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问道:“何为华夏?”

教室里一片寂静,老人的气场太过强大,众人一时都不敢出声。钟桦也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某种深意。

老人见无人应答,便自问自答道:“‘华夏’字面意思为‘中央之夏’,意味着古代中国的地理和文化中心地位。在古代文献和传说中,‘夏’代表着高雅的礼仪文明,‘华’代表着优美的服饰文化。因此,‘华夏’结合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礼仪、服饰之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华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前辈如同璀璨的星河一般,正是这些人,成就了华夏的脊梁。”

钟桦听到这里,心里微微一动。虽然他对这种“大道理”并不感冒,但老人的话语中透出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还是让他感到一丝震撼。

老人接着说道:“因为时间关系,我会选择性地讲述一些历史人物。今天,咱们讲的是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

钟桦听到“始皇帝”三个字,心里不由得有些失望。始皇帝嘛,谁还不知道啊?上学的时候,历史书上、过秦论里都有讲过。

他本以为这堂思想政治课会讲一些更“实用”的内容,比如如何应对超凡事件、如何处理国家安全事务等等,没想到却是一堂历史课。

老人并没有因为钟桦的走神而停下,他继续用沉稳的声音讲述着:“始皇帝嬴政,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三十九岁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他不仅统一了中国的版图,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为后世华夏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钟桦虽然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但老人的讲述方式却让他感到有些不同。老人的语气中透着一股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年的重量。

“始皇帝的一生充满了争议,”老人继续说道,“他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但也正是他的铁腕手段,才使得六国纷争的局面得以终结。尤其是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可谓是功在千秋。始皇帝对华夏文明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钟桦听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有些复杂。他曾经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过始皇帝的功过是非,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这位帝王对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按照老人的说法,没有始皇帝,也许如今的华夏就和现在的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各自为政。

老人最后总结道:“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说完,他对众人微微鞠躬,随后夹着书本,步履稳健地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一片安静,众人面面相觑,似乎还没从老人的讲述中回过神来。

钟桦看了看四周,发现陆航和徐帆也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显然对这堂课的内容并不太感兴趣。而丁力和张晓晓却听得十分认真,尤其是丁力,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

钟桦心里暗自嘀咕:“这思想政治课,到底有什么用呢?”虽然老人的讲课很有水平,但钟桦依旧觉得,这种课程对他们这些上过高中历史课的人来说,也就那样了。

虽然钟桦吐槽上课的内容,但课程安排又不关钟桦的事情,上面安排什么课程他就听什么呗。不就是七天的培训嘛,咬咬牙,一晃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