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败家子(2 / 2)

眼下,许振峰的纸板厂正面临着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尽快完成此前积压下来的众多订单。但由于种种原因,厂里目前无法立即开展大规模的快速生产以满足客户对于特定规格包装盒的需求。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许振峰想到了解决之道——那就是充分调动周边那些规模较小的纸板厂资源。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型纸板厂中的大部分实际上都是由原本隶属于许氏纸板厂的技术骨干,比如像许四平那样的专业人才,在被其他竞争对手高薪挖角之后所创办而成的。尽管它们在规模和产能方面相对较弱,但胜在地理位置临近,可以作为临时应急的有效补充力量。

可以这么说,在钱西镇所有的纸板厂中,都有原来许氏纸板厂的员工,甚至有些还是当年厂里的技术骨干,这些曾经许氏纸板厂的员工都是看着许振峰长大的。

实际上,有这一层关系,许振峰跑到这些厂子里联系业务也会容易很多。许振峰只能曲线救国,自己的厂子没办法生产,那就让其他厂子代工了。

此前,许振峰独自一个人去广市,主要办了三件事,一是给自己开了股市账户,二是蹲点抓姜思铭,三就是去做市场调研,看看如今最常用的快递包装盒的规格。

实际上快递一开始兴起的时候,还没有那些简易包装袋,基本上都是各种纸板盒,尽管价格低廉,每一个的毛利润都不高,奈何数量巨大,利润就相当可观了。这也是许振峰要抓住的发展时机,再过

如今的双十一还没有真正爆发,许振峰必须先打提前量,解决好自己的生产问题,别到时候需求有了,他却拿不出那么多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许振峰不用担心运输问题,饶北县有火车站,货运方便。再加上厂里也有车队,完全可以满足货运的需要。不论是大批量的货运,还是小规模的,他都能应付。

而许振峰不仅仅要在钱西镇找代理加工点生产纸板盒,他还要到各城市找代加工厂,等许氏纸板厂的品牌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之后,直接套牌,向全国各大城市供货。

当然,最后还得在全国各大城市找代理直营店。有了品牌效应,又有当地便捷的供货商,相信不用到双十一,许氏纸板厂的品牌就能好火遍全国,也销往全国。

许振峰第一步就是要找代理加工厂,尽快生产适用于快递业务的纸板盒,在品牌打响之后,立刻可以投入市场。他不能等着别人找上门来送订单,纸板业毕竟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

绝大多数快递公司和需要纸板箱的企业也未必需要大老远跑来饶北县找你订货,就算你有品牌效应,送货距离太远,成本高了,利润也低了,对彼此都不利,势必不能长久。

如果这些企业身边就有许氏纸板厂的货物供应,那就大不一样。

钱刚到手,许振峰就把周围几个纸板厂给走了一遍,按照他所需要的规格,要求这些小纸板厂替他生产快递包装盒。

一开始听许振峰像是在画饼一样,说需要量有多大之类的,都不相信。又都知道许振峰过去曾经二世祖的恶名,没等许振峰多说几句,就差不多要把他轰出去了。

许振峰也不废话,直接发挥“钞能力”,话说不通,直接砸钱。这些老板看在钱的份上,就都老老实实地妥协了。

但是当他们听说要制作一些小纸皮箱的时候,这些人又不淡定了。每一个老板都觉得许振峰就是来送钱的,当然,也是在烧许家自己的钱。

有一些好心一点的老板都在劝许振峰,现在做大箱子,跟周边一些企业合作才比较吃香,中型的纸板箱也行,做各种小规格的纸箱子,而且还都是各种形状,基本上都没有统一规格。而且量还那么大,这不是傻了是什么?

一番说辞过后,许振峰不为所动,依然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下订单。

这些厂子的老板也不傻,反正就是有人出钱,你要求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你只要给现钱就好。合同已签订,先交钱,再替许振峰生产相应规格的纸板箱。

这些小作坊的老板也不用担心,如果销售不出去,最终烧钱的也是许振峰自己。他们代工的是稳赚不赔。

走了一圈纸板厂,每一家都订了几百万的货物之后,许振峰再次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都觉得他是傻了。许振峰这才刚刚摆脱二世祖的恶名,短短一天的时间,再一次获得一个败家子的骂名。

也就是这一天的时间,当别人还在热议许家要复兴了,将要再一次一统整个饶北县,甚至是潮市的纸板业务的时候,当天又立刻有人在背后议论:这一次许家好不容易得来的产业,还能坚持多久,就又要再次面临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