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了个啥
辞了个啥</p>
当房俊辞官的消息传出,陛下诏书下发至中书省,最为失望的莫过于刘洎。</p>
虽然房俊辞去“仆射”之官职,但却仍可参与军机处、政事堂事务……</p>
固然没了“仆射”之头衔,但“同中书门下”的职衔却保留,所以只要房俊坐在政事堂里,哪怕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说,照样可以影响政事堂的格局。</p>
毕竟,那可是房俊啊!</p>
更何况,“仆射”虽然辞了,但“太尉”仍在,依旧是稳稳当当的朝中程行事,一方面又要面对来自各处衙门、军队乃至于权贵的压力,兵部衙门已经无法为其遮风挡雨。</p>
崔敦礼颔首,道:“以‘铸造局’之体量,从兵部剥离出去乃迟早之事,与其将来成为别人手中的政治工具,如今继续由太尉掌控,实在是再好不过。”</p>
现在的“铸造局”便已经是庞然大物,将来更是不可限量,如此巨大的产业长期居于兵部统筹管理之下,谁人能甘心?</p>
区区兵部,守不住这座金山。</p>
且这座金山也不该由兵部来守……</p>
房俊下了口茶水,放下茶杯,笑着道:“我还以为如此建议陛下,会导致汝等不满,毕竟那可是‘铸造局’啊,一局在手,三省六部九寺各个都得求上门来,兵部几乎成为六部之首。”</p>
刘仁轨苦笑道:“未曾入京之前,下官也是这么认为,可是入了兵部,才知道树大招风、众矢之的是何等辛苦!别看那些人用到咱们的时候笑脸相陪、低声下气,可心里却是羡慕嫉妒,恨不得咱们出点差错、捅个篓子,他们不仅可以看笑话,也能从咱们身上剜下一块肉去……不是什么好事啊。”</p>
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很多时候手握资源也并非都能广结人脉,资源给谁、不给谁,给谁多了、给谁少了,不经意间便得罪了人。</p>
身在官场,哪有几个人能洁身自好、超然物外?</p>
当得罪的人多了,仕途自然受到羁绊。</p>
右侍郎郭福善也捋须感叹:“兵部再强,也不过是六部之一而已,再过几年怕是无法庇护‘铸造局’的产业,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觊觎之辈,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p>
诸人都笑起来。</p>
这是句实话,兵部再强也是六部之一,甚至排名还在吏户礼之后,权限受制,处处掣肘。</p>
譬如三省下发文书,岂能不遵?</p>
可三省之间亦是彼此制约、各有利益,兵部身处其间,难免受到太多的夹板气……</p>
房俊喝口茶水,放下茶杯,看向柳奭:“这些年郎中之于‘铸造局’可谓呕心沥血,甚至数次进阶都因此错过,堪称劳苦功高。此番‘铸造局’从兵部剥离,独立于六部之外,不知郎中是否愿意随我并肩携手、再创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