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星种纪元(2 / 2)

沈棠疏带领众人跃迁至此,却见星球大气层中浮现出全息影像——是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他们用不同语言齐声吟唱着古老歌谣。法国少女拨动竖琴,琴弦流淌出的音符化作光之桥梁;非洲部落的少年敲响达姆达姆鼓,震动频率竟与星球内核的脉动一致;中国孩童舞动的丝绸在空中织就银河,将所有文明之光串联。

“原来观测者的终极实验,是想证明...”沈棠疏的纳米襦裙随风舒展,裙摆处的纳米虫群自动排列成世界地图,“当所有文明放下隔阂,就能产生超越熵增的生命力。”她转头看向墨星陨,两人同时伸手触碰星球表面,液态金属与纳米材料交融,在地面刻下象征永恒循环的莫比乌斯环,环内镶嵌着东西方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在宇宙的另一角,夙夜残留的意识体凝视着这一切。他手中虚幻的沙漏开始逆向流动,每一粒星砂都折射出新文明的图景:希腊神庙与故宫角楼比邻而建,印第安图腾柱与巴黎铁塔共享同一片星空,蒸汽火车轨道延伸至量子星舰的停泊港。“原来答案从不在观测中,而在创造里。”他的身影最终化作流星,坠入新生的星球,成为土壤中最肥沃的养分。

百年后,星球中央矗立起一座跨越维度的纪念碑。碑身由中国青铜、埃及花岗岩、希腊大理石、玛雅黑曜石等材料熔铸而成,表面流转的不是文字,而是所有文明的能量波动轨迹。每当银河庆典,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汇聚于此,他们带来的不是武器,而是各自文明最珍贵的艺术——敦煌飞天的舞姿、百老汇的音乐剧、非洲的火焰舞、日本的能剧...在交融碰撞中,绽放出比恒星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