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结伴而行(2 / 2)

只见道士从破药箱里取出一个布包,展开来是十几根银光闪闪的细针。他手法快得惊人,转眼间就在老太太头上、手上扎了七八针。最神奇的是,那些针竟然自己微微颤动,发出细微的嗡嗡声。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白老汉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那老太太居然...居然睁眼了!还喊了声,大壮!”

当时在场的村民吓得连连后退,有人甚至跪下来直喊“菩萨显灵”。

老太太醒来后,完全不记得自己上吊的事,只说是睡了一觉。她儿子白大壮当场就给道士跪下,要把家里积蓄全拿出来酬谢。

“可那道士分文不取,”白老汉感叹道,重新装上一锅烟,“还是那句话——'洪泽县有灾,速速搬离'。”

经过这两件事,白家村的人再不敢小看这个眉上有疤的道士。但要说举村搬迁,大多数人还是犹豫不决。毕竟故土难离,谁愿意无缘无故背井离乡?

以后祭祖怎么办,他们总不能把老祖宗的坟茔都给撅了,挖出骨头都给带上吧。

况且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好好的房屋和地里的庄稼,岂能说丢就丢?

村里那些老人腿脚不好的,他们都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怎么能受此等逃荒之苦。

道士似乎早料到会这样,临走前丢下一句话:“猛虎山已有灾害形成,若不信,可去一观。山脚下有个村子,两日前已举村搬离。”

白老汉当时就派了村里脚程最快的两个小伙子去猛虎山查看。两人当天晚上就慌慌张张地跑回来,说猛虎山确实不对劲

——山腰处有好几道新裂开的缝隙,最深的地方能塞进去一个人。

山涧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堪,还带着一股硫磺味;更惊人的是,山脚下那个叫花井村的村子,真的已经人去屋空,连牲口棚都拆得干干净净。

“我当晚就召集村里几位族老商议,”白老汉的烟袋锅重重磕在鞋底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白三爷说宁可信其有,白五爷却说这是危言耸听。争论到后半夜,最后还是决定先离开避一避,若没事再回来。”

村长听到这里,眼睛越瞪越大。当白老汉描述到道士左眉上的疤痕时,他就觉得不对劲。

等听到,猛虎山、花井村,这些字眼,更是坐直了身子。

“白老哥!”赵德柱打断道,声音有些发颤,“那道士是不是约莫这么高。”

他比划了一个高度,“说话不是咱们那里的口音,药箱上还刻着个'李'字?”

白老汉惊讶地放下烟袋:“你怎么知道?他还总爱摸左眉上那道疤,像是...”

“像是思考时的习惯!”村长一拍大腿,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这哪是什么道士,这是咱们村的李大夫啊!我们就是猛虎山脚下那个花井村!”

两个村长面面相觑,都被这巧合给惊呆了。篝火旁的其他村民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花井村的人这才知道,李大夫收钱小鱼为徒后匆匆离开,原来是去各处预警救人。

“李大夫真是...”村长望着跳动的火焰,声音有些哽咽,“他这是救了不知多少人的命啊!”

白老汉也感慨万千:“是啊,我们村要不是听了他的话,现在怕是...”他没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之言的含义——恐怕已经和洪泽县一起,永远埋在地下了。

交谈中,村长得知白家村对李大夫的警告也是将信将疑。除了村长和几位族老把全部家当都带上外,大多数村民只带了一半粮食,想着若无事发生就返回家乡。

“现在想想真是后怕。”白老汉摇头叹息,“那些没带够粮食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路上饿得实在受不了,连祖传的银镯子都拿出来换吃的。”

可惜,再金贵的东西,跟活命的粮食比起来,也不那么值钱。

白老汉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你说他是你们村的李大夫?那他怎么扮成道士...”

村长闻言叹了口气:“李大夫本就是个游坊郎中,三年前来到我们村定居。他懂医术,也会些功夫,最拿手的是针灸和解毒。”说到这里,老村长的眼神黯淡下来。

“他临走前收了个徒弟,就是钱小鱼那丫头。现在想来,他怕是早料到这一去凶多吉少...”

白老汉沉默片刻,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他为了劝更多村子离开,还去找了县令,结果差点被官兵抓住?”

“可不是嘛!”村长也学着他的样子,压低声音,“李大夫会使一手好毒,那次被十几个官兵围住,他撒了把药粉,那些人就咳得直不起腰来。他这才趁机逃脱...”

夜深了,两个村子的人各自回到临时搭建的窝棚休息。

赵村长躺在干草铺的地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李大夫临行前那忧心忡忡的眼神,想起他执意要带收钱小鱼为徒的坚决。

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还乐于助人的村医,竟在关键时刻救了那么多人的性命。

第二天清晨,当初升的太阳驱散夜寒时,两个村子的人默契地一起收拾行装。

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路途,将互相扶持着走下去。

赵村长走到白老汉身边,伸出粗糙的大手:“白老哥,这一路,咱们就搭个伴吧。”

白老汉咧嘴笑了,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用力握住对方的手:“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就这样,两支逃荒的队伍合成了一股,向着运城的方向缓缓前行。

在他们身后,是已经永远消失的故乡,一个永远也回不了的地方。

当下他们还要继续逃荒的艰辛。

而在前方,则是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偶尔,队伍中会有人提起那个眉上有疤的道士,说起他救人的神奇医术,说起他预警灾难的义举。

白家村的人对他更是心怀感激。

每当这时,钱小鱼总会默默地摸一摸怀里的玉,那是师父留给她的唯一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