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听了王羽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他没想到项羽如此直接,一下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但他很快恢复镇定,脸上依旧挂着虚伪的笑容,说道:“项将军所言极是!我刘邦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此次联合抗秦,全凭将军做主。只要能推翻秦朝,关中的事,一切都好商量!” 可实际上,刘邦心里早已打好了算盘,只要能进入关中,到时候便生米煮成熟饭,凭他的手段,怎会轻易将到手的肥肉拱手让人?
接下来的几天里,项羽与刘邦就联合抗秦的具体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刘邦一会儿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一会儿又要求特殊的待遇,尽显无赖本色。他先是要求楚国出兵最多,而战后自己却要分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接着又提出,在攻打关中的过程中,楚国的军队要听从他的指挥,理由竟是他对关中的地形 “略知一二”。王羽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他的无理要求,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楚国的贵族们见两人僵持不下,心中焦急万分。他们私下找到刘邦,好言相劝道:“刘将军,此次合作主要还是依靠楚国的力量,您可别太过分了,还是以大局为重啊。” 刘邦却不以为然,拍着胸脯保证道:“你们放心,我刘邦自有分寸。那项羽虽然厉害,但我也不是吃素的。等进了关中,我保证让你们都能得到好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贵族们无奈,只能在中间来回周旋,试图促成这次合作。
最终,在楚国贵族的极力调和下,项羽与刘邦达成了协议:楚国出兵协助刘邦攻打关中,但战后关中的土地和财富将按照双方的战功进行公平分配,并立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刘邦表面上答应得十分爽快,可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在战场上投机取巧,获取最大的利益。而王羽也深知刘邦的为人,他暗中叮嘱楚军将领,要时刻警惕刘邦的一举一动,切不可让他坏了大事。
就这样,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联合行动即将拉开帷幕。项羽和刘邦,这两位乱世中的枭雄,怀揣着各自的野心与目的,踏上了攻打关中的征程。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上,必将充满无数的变数与挑战。而天下百姓,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命运如同风中浮萍,飘摇不定,不知何去何从,只盼望着能早日结束战乱,迎来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