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百家聚咸,马车新篇(1 / 1)

百家众人历经漫长的跋涉,终于遥遥望见了咸阳城。那一瞬间,巍峨的城垣仿若横亘天地间的巨兽,震撼着众人的心神。阴阳家的公孙羽,眼眸骤睁,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喃喃低语:“此乃咸阳城?不过一年有余未见,竟如此焕然一新!” 抬眼望去,城墙高耸入云,由巨大的青石严丝合缝地垒砌而成,每一块石头都平整光滑,尽显工匠们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城墙上,了望塔错落有致,塔楼上的士兵身姿笔挺,目光坚毅地巡视四方,守护着这座雄城。城门宽阔宏大,两扇厚重的铁门紧闭,门上装饰的铜质兽首雕琢得栩栩如生,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咸阳城的无上威严。

纵横家的林渊,眼中满是惊叹之色,心中暗自思量:“如此雄伟壮阔之城,楚国的强盛已然彰显无遗。此番前来,必能施展我纵横捭阖之术,成就一番大业。” 名家的惠施,轻抚着胡须,口中念念有词:“此城规模宏大、构造精妙,无一不体现着楚国的雄厚实力与超凡智慧,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儒家的孟轲,神色庄重,转头对身旁的弟子说道:“这便是楚国兴盛繁荣之象,我等定要在此弘扬儒家仁爱之道,为这份繁华添砖加瓦。” 法家的赵鞅,目光如炬,细细审视着城墙的防御设施与城门的管理秩序,心中对楚国的治理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农家的许行,望着咸阳城,不禁感慨:“如此繁华之所,百姓想必安居乐业,我定要在此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助力民生。”

城门口,季布、英布和韩信三人早已等候多时。原来,百家众人通过布告得知,需从咸阳城东门入城。韩信手持竹简,一丝不苟地为每一位前来的百家之士登记信息;季布则忙着安排众人休息,他那洪亮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各位莫急,先在此处稍作休憩,等凑齐一辆十人马车的人数,便送大家前往百家会馆。”

说起这十人马车,还有一段故事。自项御提出用马车运输重物的想法后,玄真和刘墨立刻去找曹参商议马车研发之事。刘墨又将散落在咸阳周边的墨家子弟召集至工部。墨家子弟们不仅毫无抵触,反而兴奋异常。其中有一位名叫墨渊的年轻墨家子弟,听闻马车研发一事,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迅速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掏出六幅马车设计图,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诸位请看,这是四轮马车,有三种款式。第一种可乘坐三人,单驾即可,轻巧灵活,适合短途出行;第二种能坐四人,单驾双驾皆可,车内空间较为宽敞;第三种可容纳五人,双驾驱动,稳定性更佳。”

众人听得入神,墨渊接着介绍六轮马车:“这两种六轮马车,用途各异。一种可拖拽货物,载货量大,需双驾方能拉动。底盘传动车轴的木头必须特制,像榆木、檀木这类质地坚硬的木材方可,如此才能承受重物的压力。另一种既能拉货,也能载人,双驾即可,对木头材质无特殊要求,普通的橡木便能胜任。”

最后,墨渊展示八轮马车的设计图:“这八轮马车,堪称运输利器,最大载重可达一吨半,需三驾同时驱动。车体以及车底传动车轴,必须选用韧性较强的木头,如枣木、桦木等。而且,为了增强硬度,这些木头还需刷上桐油,浸泡一个月之久。” 刘墨听后,大为震惊,当即组织人手,试着制作了几种型号并进行试用,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画面转回城门口的接待现场,百家众人在等待过程中,相互闲聊起来。英布,这位性格豪爽的武将,大笑着走到众人面前,说道:“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咱楚军纪律严明,战场上勇往直前,绝不退缩。但只要立下战功,奖励也是极为丰厚!斩敌一名,赏银十两;破敌一营,封爵一级!” 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那夸张的动作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季布也不甘落后,接着说道:“没错,大伙要是加入楚军,可得严守军规。战场上若临阵脱逃,军法绝不留情。不过,只要你们踏实肯干,霸王定不会亏待大家!”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诙谐的讲述让众人旅途的疲惫瞬间消散。在欢声笑语中,一辆辆十人马车缓缓驶来,载着百家之士,朝着百家会馆进发,他们即将在咸阳城开启全新的篇章,为楚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