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衡量风暴(度量衡集权)(2 / 2)

原来,这些人是李岩暗中安排的密探,他们身上藏着标准的度量衡器具,专门检查商户是否阳奉阴违。一家布庄的老板就撞在了枪口上。他表面上换上了新的量尺,可背地里却在量尺上动了手脚,刻度比标准的短了半寸。密探当场识破,将他押往官府。

此事一出,咸阳城人心惶惶。商户们这才明白,李岩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可旧贵族们却不肯善罢甘休,他们又想出了新的招数。

几日后,咸阳最大的粮市突然出现了大批“问题粮食”。这些粮食表面上看着颗粒饱满,可买回去一称,却发现分量远远不足。更诡异的是,这些粮食所用的容器,竟然是新的度量衡器具。百姓们愤怒不已,纷纷聚集在粮市,要求说法。

舆论瞬间倒向旧贵族一方,他们四处散播谣言,称李岩的新度量衡制度根本不靠谱,是在坑害百姓。咸阳城陷入混乱,不少商户也开始抵制新制度,要求恢复旧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李岩却显得格外镇定。他命人将那些“问题粮食”和容器全部收集起来,在咸阳宫前当众查验。只见他拿起一个容器,仔细观察,突然冷笑一声:“雕虫小技!”

原来,这些容器看似是新的度量衡器具,实则内部暗藏夹层。夹层中填充着铅块,表面上装满粮食,可实际分量却少了许多。而这些容器,正是出自几个与旧贵族勾结的工坊之手。

李岩当场下令,将涉事工坊主和相关贵族全部逮捕。他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众人:“有人想借题发挥,扰乱新制推行,朕绝不姑息!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欺骗百姓,抹黑新制,死有余辜!”

随着涉事人员被严惩,谣言不攻自破。可李岩的手段还未结束,这便是第二个反转。他宣布,为了确保新的度量衡制度能够准确无误地推行,将在全国设立“度量衡校验所”。每个郡县都要有,由朝廷直接派人管理。商户们的度量衡器具,必须定期到校验所校验,合格者颁发凭证,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这一招彻底断了旧贵族和不良商户的后路。他们再也无法在度量衡上做手脚,而百姓们也逐渐尝到了新制度的甜头。买卖公平了,赋税清晰了,日子也越过越踏实。

然而,就在咸阳城的度量衡改革初见成效时,第三个反转悄然而至。一封密信送到了李岩手中,信中称,在蜀地,有一股势力正在秘密制造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度量衡器具,意图扰乱蜀地乃至全国的秩序。而这股势力的背后,似乎与楚国的贵族有关。

李岩握紧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度量衡集权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但他绝不会退缩。他当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蜀地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