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对调(1 / 2)

休息一周以后,她回到了工厂的卫生所。

一进到厂区范围,马上就有那么多的熟人对她打招呼,她时不时地停下了脚步与人聊上几句;这边与人话语未休,那边又有旁人在打招呼……

在这种熟悉的环境里面,总是感觉如鱼得水、体会到没有任何界限的自如和亲切。

工厂,是她进入社会的第一站,是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摇篮、也是送她当兵、送她上大学的工作单位、被她视为第二个家。

作为曾经的中央机械厂、这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许多当年支援内地建设的上海技术人员都留在了工厂里面。

这里的工人师傅们被忆江南认为是最有包容度、最富有创造力、最具个人才华和生活情趣的人……

到了卫生所,扑面就是一片惊呼“哎呀,你放假了”,“欢迎你回来看我们”。

当忆江南向各位问好时,大家共同的一句话就是:“毕业以后、你还回不回来?和你的小鸟一块飞回来吧、可不要让小鸟把你给带飞了……你看、我们厂的医院已经盖好了,就等着你回来了”。

忆江南向卫生所余所长、柳所长、邓医生汇报了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提出了想利用暑假时间、在卫生所实习一下有关药理和中西药方面的知识;最好是能够不参加军训,在卫生所延长上班时间到九月底。

所长们都很支持:“你已经当兵5年了,按照规定是可以不参加军训的,我们没有意见,主要是看学校能同意吧,你再与学校沟通一下”。

邓医生颇有用心的出了几道题目,让忆江南做出来;尽管他不承认是考考她。

看过她的答卷以后,总算是比较满意,不顾她再三要求:“你再出几道题目,我来做做;看看我哪些方面还不够,下个学期我再加加油”。

邓医生对忆江南说“根据我们厂的情况,你还是要偏重妇产科和外科方面、另外职工医院成立以后还要一位五官科医生……你一定要搞好业务学习、争取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回来就要独当一面的”。

他还拿出一份市卫生局对全市工厂保健站、卫生所、职工医院医生考试总复习大纲:“你可以看看这份材料,10月份我们都要参加考试的”。

忆江南仔细研究了这份材料,感觉对于一个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来说,难度适中;说明市卫生局医政科对基层的医疗队伍的普遍业务水平比较了解。

问题是在基层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很多都不是正规学校毕业的。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自学成才或者跟着师傅学习的;处理一般的病情都还可以、有实践经验;普遍问题在于缺乏系统性学习、理论知识有些欠缺。

这个考试如果不能通过,以后就不能当医生了、会取消处方权的,所以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还有2个月了,每个人都需要抓紧时间看书复习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