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在连绵几日阴雨后,晨光终于再次关照洛阳城,一扫往日阴霾。周晨深深吸了几口清晨的新鲜空气,顿感神清气爽。“一日之计在于晨”,古人诚不欺我。
一大早,周晨便赶回作坊,准备带领伙计们进行训练。一路上隔壁邻居家的小伙,又陆续加入进来。队伍无声前进着,只听见自己费力的喘息声。几日不练,就变得费力起来。五公里空身跑,大家都还有些费力,毕竟没练多久。加入的小孩,陆续有些掉队,周晨是不会等的。
到达训练之地,站好队列,便开始训练。周忠有些抱怨,总是训练些队列走步,都训二十多日了,大家都会,怎么还总训练这几样。这正好撞周晨刀口上,正愁不好找反面教材呢,自己跳出来,省了他不少事。
“队列之中,说话要打报告,你报告了吗?” 周晨脸色一沉,严厉地问道。
“报告,忘了。” 周忠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赶忙回答。
“你们连这点纪律都记不住,还练什么其他。等你们训练到令行禁止再说其他。” 周晨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训练结束后,周晨带着伙计们回到作坊。几个闲来无事小孩李虹与陈翔也在来到作坊。捡些木料废材,拼拼凑凑,不知道要做什么。后面跟进来一小女孩,单薄的衣裳上,左一个补丁,右一个补丁。小巧的个子,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皮肤暗黄,明显营养不良。当大家目光聚集到她身上时,怯弱的低下头。
“小二哥,娘亲让我来问,今天能否上工。” 小女孩小声说道。
小二看向周晨,等他来做决定。自己前两天便将招工告示贴在门外,也和左近的邻居大概说了几句,询问他们可有推荐之人。那林氏听闻他们招厨娘,当日便来谋事,还替他们做过一次饭食,味道还算不错。只是周晨不在,自己也不好直接决定,便推说要等周晨试过菜后才行。今日定然是瞧见周晨又带他们训练了,所以才会打发丫头过来问。
听说是林氏,周晨眉头微皱。他家那汉子可不是个易与之人。若把她招进来,指不定哪天便会惹出事端。周晨不想惹麻烦。
“前来谋事的,便只有林氏一人么?” 周晨问道。
“李家娘子也曾来谋事,只是他们想把面馆关了,夫妻两人都来咱们作坊。” 小二如实回答。
周晨一阵沉默,李家的面馆生意怎么样,周晨心知肚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偶有行人在他们那吃上一顿。左近邻居,基本都是自家解决。一家人靠着面馆,确实难以生活。但一下将他们夫妻全部招进来,周晨也难以安置。天一楼的订单,早前好多天便交付。今日再交完二十张桌子,就只剩下几张桌子的订单了。这波更换高峰过后,后面的订单肯定便越来越少。听说谭木匠那边也在做八仙桌,他肯定也会分去一些,再过一阵,城中其他木匠也会做。自己的市场份额就更小了。现在要加人,怕是有些困难。自己现在已经准备推逍遥椅,暂时还是以稳定为好。
“那便让林娘子来试用一下。” 周晨思索再三,还是做出了决定。
答案已见分晓,林薇转身往回跑,去向她娘亲报告消息。而李虹脸上明显闪出一丝失望。这些日子,自家人最羡慕的便是这木具作坊。每天早晨,晨练完带回来的,不是鱼便是肉,偶尔还有牛羊肉。一日三餐的白米饭吃着,堪比城中那些有钱的官老爷。尤其是中午,饭菜香味,飘到街上,让人口欲生津。原本骨肉如柴,有气无力的一伙人,现在个个都吃得油光满面。而自家,一日两顿还不能吃饱。想着想着,神色黯然,然后似乎又想到什么,神采奕奕的望向周晨。
“无尘大哥,我帮你做工可好?别看我人小,但我学得快。你们做的东西,我只要看上两遍就能学会。我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李虹一边说着,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周晨,那模样让人有些心疼。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可从小在小商贾家庭中耳濡目染,察言观色和自我推销的本事倒是不差。
“你为何要来我的作坊做工?” 周晨温和地问道。
“想为家中分忧。我若能自己养活自己,家里便可少些负担。” 李虹一脸认真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