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后院里堆积如山的木材,周晨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下令暂停伐木工作。他心里清楚,往后的工作重心得从前堂转移到这后院了。
“小二,你去集市买两张猪皮回来,记得把猪毛也一并要回来,再购置些磺石。” 周晨有条不紊地吩咐着。
“掌柜的,要猪毛做什么?” 小二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
“做个牙刷,用柳枝漱口总觉不太利畅。” 周晨耐心解释道。
“哦。” 小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追问。毕竟从掌柜嘴里说出的新鲜词儿太多了,自己大多不明白,不过到最后实际用起来的时候,自然也就懂了。
“你们五个今天就别去伐木了,把这些木材锯开,开始打造八仙桌和板凳。” 周晨指了指那堆木材,对几个伙计说道。
随后,周晨便开始详细地给他们讲解八仙桌的三个主要部件 —— 腿、边、牙板。他不厌其烦地说明各个部件的尺寸,以及制作出来的标准。也不知道他们听明白了没有,反正自己说得口干舌燥。他安排两人负责做边,两人负责做腿,一人负责做牙板,最后再将这些部件拼接成成品。这样分工合作,效率应该能提高不少,而且做出来的东西也会更加标准。毕竟一个人只专注做一样东西,肯定会更加熟练和精准。
讲解完后,周晨放下手中的木材,把锯子挂好,找了个干净的台阶坐下,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小时候看父亲做摇椅时的情景,那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周晨如今能如此熟练地掌握木匠活儿,多亏了穿越前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时光。那时,父亲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自己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木工活,所以现在对这些活儿才这么熟悉。
说起小时候,周晨最崇拜的不是父亲,而是自家四叔。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音乐是极其稀缺的娱乐。会乐器的人,那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四叔不仅会拉二胡,还会吹口琴,在年幼的周晨眼中,四叔厉害得不得了。所以小时候,他最喜欢缠着四叔学二胡和口琴。只可惜后来四叔进了城,自己也只学了点皮毛。想到这儿,周晨不禁想起蔡邕送的那支竖笛,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箫。他起身把竖笛翻了出来,拿在手中摆弄着。只见竖笛管体精致,漆黑平滑,还挂着一抹鲜艳的红色穗子,煞是好看。能看得出,制作这支竖笛的人一定精心打磨、用心装饰过。只可惜,这么好的乐器到了自己手里,却如同明珠蒙尘,无用武之地。
正当周晨对着竖笛发愣时,突然有客人上门。前堂没人招呼,客人便自行穿过灶房,走进了后院。那客人还很客气,主动向周晨打起了招呼。周晨定睛一看,原来是卫仲道。其他倒没什么,只是周晨正愣神呢,冷不丁见有人进来,吓了一跳,差点摔倒。他上下打量着卫仲道,仿佛第一次见他似的,想要重新认识一番。只见卫仲道外表儒雅,一袭长衫,俊逸的脸上带着一丝苍白。怎么看都像是个知书达理、守礼之人,可他却直接穿过前堂进了后院。周晨心里嘀咕着,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不能这么说,他只是穿过了经营生意的前堂,又没进内室,只是在后院罢了。周晨挠挠头,连忙起身,看向卫仲道,礼貌地说道:“卫公子。”
“周兄在学竖笛?” 卫仲道目光落在周晨手中的竖笛上,开口问道。
周晨心里想,我这哪算学啊,不过是觉得好看,拿出来摆弄摆弄罢了。可嘴上却说道:“这么好的竖笛,到了在下手中,总不能让它搁着落灰吧,拿出来看看,随便试试。”
“乐器这东西,得有人领着入门,不然自己瞎摸索,很难学会的。” 卫仲道一本正经地说道。
“公子说得太对了,只可惜没人教我。” 周晨说着,一脸期待地看向卫仲道。卫仲道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周晨挖的坑里,还是自己主动跳进去的。
“音乐这方面,我也没什么研究,帮不了周兄。” 卫仲道有些尴尬地说道。
“那卫公子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周晨见卫仲道无意教自己,便转移了话题。
“哦,我就是来看看周兄,顺便打些酒回去。伯父对你的太白酿馋得厉害。” 卫仲道解释道。
一提到酒,周晨的神色瞬间黯淡下来,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说道:“酒肆已经关了,酒旗也扯下来了。这里以后不卖酒了。蔡先生要是想喝,过几天我再酿些,给他送过去。”